第A5版:人物

宋晓华:在农村天地里筑梦圆梦

  没人要的荒地,经她的巧手精心打理之后变成了良田;没有种植经验,刻苦钻研,成了种植能手,还带动身边农民朋友共同致富。她,就是海盐秦山新世纪农产品配送中心负责人宋晓华,也是晓华家庭农场的场主。
  宋晓华是秦山街道新联村的一位农家女。1998年,她辞去企业财务的稳定工作,向所在新联村承包了30多亩荒田。随后,她带着妈妈和几个在家的妇女,投资16.2万元,搭建了12个大棚,开始种植蔬菜。无论是烈日当头、严寒刺骨还是风雨天,她白天辛勤地干,晚上努力地学,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当年就产出30万元。
  为补自己缺少种植经验的短板,宋晓华采取跑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经常去外面向有经验的种植大户虚心求教,请农技部门的同志来田头指导工作。结合实际,她摸索出了一套科学种植方法:果蔬作物套种,蔬菜和豆科作物兼种,大棚育种和露天作物栽培,并根据不同作物合理使用无公害农药。
  在取得实践知识的基础上,宋晓华又上门动员在家务农的其他妇女,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在种粮之余,搞多种经济作物种植,变传统农业种植为科学种田,切实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品位。在她的传、帮、带、教之下,目前全村有十几位妇女走上了多元化种植之路,并收到了很好的效益。
  种好是基础,卖好才是关键。在经历了农产品销售难的各种风险后,宋晓华深深感到不但要让自己,而且要帮助周边的农民朋友把种出来的农产品卖个好价钱。2009年,她在东西大道官堂入口处开了一家农产品配送中心。该中心开办6年多来,营业额已经突破2000万元,利润近300万元。2013年,宋晓华又在新联村流转土地 150亩,2014年引进新品种荷兰土豆,推广稻草还田技术。
  在扩大经营规模的同时,宋晓华也遇到过资金紧张的问题,她说:“去年在农场发展上遇到资金困难,好在有党群创业贷款,我一共贷了5万元,用于农场投资和冷库建设。”
  宋晓华平时经常雇用一些家庭条件较差的本地妇女开展种植管理,让她们在打工的同时学到种植技术。新联村村民张其花说:“晓华的园地就像种植培训基地,我们在这里工作既拿到了工钱,又学到了技术。”宋晓华使不少农户学到了生财之路,她的无私带动行为也获得了社会的好评和赞扬。
杨颖慧 王振华 王李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