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人物

让大家都能买上放心肉

——记北仑区动物卫生监督所所长助理史海南

  •   □本报记者 姚力丹
      他,是一名来自基层一线的“动检人”;他,起早贪黑,为的是让大家买上“放心肉”;他,就是宁波市北仑区动物卫生监督所所长助理史海南。
      2011年大学毕业后,这名阳光的80后小伙子就带着丰满的理想,投身动物卫生监督所从事动物检疫工作,肩负起了北仑区一家屠宰场的日常监管和3家生猪养殖场的产地检疫工作。
    弃医投身动物防疫
      凌晨4点,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宁波市北仑区动物卫生监督所所长助理史海南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经过两个小时的路途,他终于在6点前赶到了北仑区小港惠民生猪养殖场。作为一名基层“动检人”,当天,他要为这里准备出栏的20头生猪做产地检疫。
      几年前,宁波市已实行出栏畜禽养殖主体先行自检制度,在畜禽出栏前,养殖业主要对拟出栏畜禽的动物疫病和“瘦肉精”等违禁物质情况进行自检,畜牧兽医部门人员在产地检疫时对此进行核查。
      史海南首先来到商品猪养殖区,先核对养殖户出具的《生猪质量合格证》,然后,让养殖户提取两头猪的尿液进行瘦肉精检测。五分钟后,快速检测试纸出现了两道杠,“这说明瘦肉精检测为阴性,是合格的,如果尿液有问题,试纸会只显示一条杠。”史海南说。
      随后,史海南走进猪圈进行猪群的临床健康状况检查,开始近距离观察每头猪的头部、蹄部等。“主要是排除口蹄疫、蓝耳病等疫病,还要观察猪走路的样子和精神状态。”史海南说,病猪的精神状态和跑动姿势都跟正常猪不一样,这些都要通过经验来观察。“今天这批猪的健康状况都不错,等下检查完台账,履行生猪产地检疫的相关程序后,就可以发放《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了。”史海南说。
      虽然猪场设施齐全,打扫得也挺干净,但猪粪味还是挺重。两个小时的工作,让史海南的身上染上了浓浓的臭味,记者闻着只觉得一阵恶心。“习惯就好了,刚开始时我也不太受得了。”史海南回忆说,有一次他做完检疫坐公交车回家,车上人很多,但他们宁可挤得很紧也要与他保持距离,终于有一个小女孩忍不住说这个人真臭。“当时心里真不是滋味啊,但想想如果我不去逐头查看,虽然可保一身干净,但存在着病猪外流的风险。相对于肉品安全,我身上的猪粪臭不算什么。”史海南说道。
      说起为什么会选择做兽医,史海南说,他从小就酷爱动物。“原本我是学法医的,大二实习结束后我转到动物医学。当时家人和同学都觉得无法理解。在他们看来,法医是警察,工作体面有尊严,动物医学是兽医,面对的是牲畜,但是我并不后悔。”史海南说,所以大学毕业后,他就选择了动物检疫这个职业。
    练功玩转“金钢刀”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史海南告诉记者,自己要负责北仑区3个养殖场的产地检疫,还要负责一个年屠宰量37万头的屠宰场的屠宰检疫,压力相当大。“现在我每周有两到三天要上夜班驻场负责屠宰检疫,从晚上11点到早上4点,而且屠宰场充满了血腥味和噪音,这种昼夜颠倒的工作对身体是个大考验。”史海南说,更困难的是,有时候在检疫过程中,自己还会受到经营户的语言威胁乃至人身攻击。
      史海南告诉记者,想要干好“动检活”,不光要肯吃苦不怕脏,重要的是能玩转“金钢刀”。“动物检疫工作说起来容易,但真正做起来难,里面有很多的门道。”史海南说,比如说最简单的点头数,夹道观察期间要核对猪数量,确保证物相符,但是猪会跑来跑去,刚开始自己总是数不清楚,连过磅都结束了还没有核出数量。后来,他专门去请教赶猪人,知道数猪要5头一组数才快,练了几次后,终于做到了瞟一眼就知道猪的数量。
      同时,为干好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史海南还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执法能力。他借鉴其他县(市、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优秀案卷和北仑区公检法案卷制作,形成了《北仑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基本文书》以及未附有检疫证明、省外调运动物未备案、未报检等9个常规案子模板。去年,他所办理制作的行政处罚案卷获“宁波市十大优秀案卷”。
      “做‘动检人’这么辛苦,后悔当初的选择么?”记者问。“当然不!”史海南说,畜产品安全监管岗位虽小,但承担的责任很大,这么重要的工作总得有人干,总得有专业的人把好最后一关。“我最大的愿望就是通过自身的努力,能让亲朋好友在买肉时不再向我抱怨肉不好,让消费者每次都能买上一块放心肉。”史海南说。
    图为史海南在养殖场做产地检疫。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