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6-7版:农业两区建设特刊

第1篇秸秆肥料化利用

  •   海盐县农作物秸秆全量还田利用模式
    (一)模式概要
      海盐县通过机械切碎翻耕、麦种套播、堆制秸秆有机肥等多种方式,将农作物秸秆全量还田,实现肥料化利用。2014年夏季率先对规模种粮大户实行秸秆切碎机械翻耕还田,秋季在全县全面推行稻田套麦秸秆覆盖还田。2015年上半年引进平田灭茬机械,提高翻耕还田效果。同时,开展微生物菌肥沤制秸秆有机肥试验,并选取一个村进行了整村示范。
    (二)技术要点
      配套切碎、翻耕、平田机械;选用适合的微生物菌肥;针对不同的农作物秸秆采取相应技术措施。一是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县财政加大补贴力度,鼓励种粮大户、家庭农场购置翻耕拖拉机、平田灭茬机,提高机械化还田能力。全县新增大马力拖拉机71台、平田灭茬机14台,300多规模种粮大户13万亩复种面积实现了秸秆机械切碎、翻耕后全量还田。二是推广稻田套麦秸秆覆盖还田。要求农户在晚稻收割前先将麦种套播到田里,晚稻收割时切碎秸秆,均匀覆盖在麦种上,开沟覆土,免耕还田。全县推广面积达到95%。套播后大小麦出苗早起发快,普遍长势良好,增产效果明显,2015年小麦单产达到309公斤。海盐“稻田套麦秸秆禁烧技术”电视专题片,获得2014浙江农作制度创新电视大赛三等奖。三是探索秸秆堆肥发酵还田。针对小农户秸秆处理难题,积极与科研院校合作,成功试验大小麦秸秆堆肥发酵技术,实现就地打堆、就地发酵、就地还田,处理成本低,易被农户接受。全县多个镇、街道开展了试验示范,其中于城镇何家村整村推进,示范效果明显,此项技术具备了推广的条件和基础。
    (三)实施效果A、麦秸秆切碎翻耕还田
    中拖翻耕平田灭茬
    B、稻秸秆切碎覆盖还田
    切碎覆盖开沟覆土
    C、就近堆沤制成有机肥
    浇足水分压堆保湿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