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浙江畜牧兽医

桐乡:多种模式治理养殖污染

  近年来,桐乡市按照省委省政府“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要求,不断探索、创新生猪养殖污染治理模式,坚持走生态循环养殖道路,目前已经形成了具有桐乡特色的治污模式。
模式一:“华腾模式”
  华腾牧业公司旗下的洲泉嘉华种猪场是一家采用欧洲工艺配套标准化生产设施设备的现代化生猪养殖场。猪场生产全程采用尿泡粪技术,每栋猪舍下都建有收集池,猪粪及尿液经过发酵后进行干湿分离,分离出的干物质经过二次发酵后混合糖蜜生产成颗粒有机肥或经高温碳化后制成碳肥料。污水则经曝气、耗氧、絮凝、沉淀、脱色等工艺处理后排入15亩种植狐尾藻的湿地进行净化,经过净化的水再养鱼或用于冲洗及林地、绿化灌溉。
模式二:“濮院模式”
  濮院镇把全镇所有的生猪散养户引入养殖园区,现有生猪养殖园区4个,面积4万平方米,生猪存栏13000头。园区投入50万元配套猪粪收集装置8座,实现干粪收集全覆盖;投入400多万元建成了年生产有机肥料一万吨以上的猪粪资源化利用处理中心,通过微生物有氧翻混发酵生产高效有机肥料,实现生猪养殖排泄物循环利用;污水采用工业化处理模式,投入900多万元新建三座污水处理中心,日处理能力分别为120吨、60吨和40吨,养殖场内污水通过自流到污水处理装置,进入处理装置前实现固液分离,尿液及冲洗水全部排入污水处理装置,经生物处理后纳管达标排放。
模式三:“双丰模式”
  凤鸣双丰生猪养殖场,建有厌氧发酵池总容积980立方米,年产沼气8.5万立方米(约当1727瓶煤气),其产生的沼气向80户农户集中供气,年供气3.4万立方米,其余沼气牧场自用。沼气池发酵后产生的沼液则免费供应300亩芦笋基地、15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两个蔬菜基地配备500立方米的沼液储存池),剩余部分则利用稻草基质消纳、湿地净化的生态循环新模式进行处理后纳管达标排放。收集起来的干粪则经过生物有氧翻滚发酵后制作成有机肥,出售给周边基地,有效解决了园区新鲜猪粪的处理难题。
模式四:“农发模式”
  崇福农发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新建畜粪生物发酵车间,购置自动畜粪翻混机等设施,通过实施猪粪生物有氧翻混发酵生产有机肥。养殖废水经厌氧发酵产生沼气供农户使用,沼液经过“稻草基质消纳+狐尾藻湿地生态循环资源化综合利用”的低成本生态治理新技术,实现了养殖废弃物综合循环利用和废水的“零”排放,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从根本上解决生猪养殖污染问题。
模式五:“昱润模式”
  桐乡市昱润畜牧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近七年探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现代化猪粪处理工艺:引进先进的微生物养殖技术,同时利用干粪进行蝇蛆培育、活性蝇蛆综合利用、废料沼液还田、畜粪废弃物生产有机肥料,解决了养猪污染难题,创建了用活性蝇蛆饲养菊香鸡、富贵鸭、生态甲鱼等养殖基地。“昱润”模式每年可收集处理猪粪1.1万吨,生产活性蝇蛆800吨,有机复合肥7000吨,甲鱼11万只,虫子鸡(鸭)3.6万羽,虫子蛋80万枚,实现销售收入1500万元,利润200万元。 同香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