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家林业局、浙江省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八届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近日在义乌举行。本届森博会以“新常态、新商机、新发展”为主题,吸引了来自34个国家和地区的1502家企业参展,展品涉及家具及配件、木结构木建材、木竹工艺品、木竹日用品、森林食品、茶产品、花卉园艺、林业科技与装备等八大类10万种以上。
这是一个目前国内蕴含商机最多的林业展会。据悉,本届森博会实现成交额47.18亿元,同比增长0.75%。其中,内贸成交额35.03亿元,占总成交额的74.25%;外贸成交额12.15亿元,占总成交额的25.75%。
回眸过去是为了开启更好的未来。虽然本届森博会已经闭幕,但其亮点和许多新奇产品依然历历在目。
“智慧林业”彰显无限商机
在“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呈井喷式发展。顺着这个趋势,本届森博会积极嫁接互联网,首次设立林产品电子商务展区,设展位52个,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义乌供销集团是义乌农合联实体经济组织,也是林产品电子商务展区的重要参展商。该集团将O2O展示平台搬到了森博会现场。“传统农林产品的转型,离不开电子商务。”该集团负责人介绍,展会上的产品以展示为主,但有意向购买的客户,可以当场选择线上购买。
展区负责组展的工作人员介绍,首次设立林产品电子商务展区,主要希望借助“线上电子商务+线下展会推广”的新模式,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展示、交流、互动平台。
森博会期间,主办方还举行了中国林业电子商务高峰论坛,邀请阿里巴巴研究院、用友新道、花集网、白牛村电商协会等单位专家,围绕林业电子商务发展与产业转型、互联网时代林业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等开展交流与探讨。
成立于2007年的浙江花集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经营花卉为主的专业性互联网科技公司,拥有全国三分之二的网络鲜花订单业务。花集网董事会秘书王和志说,迅速发展起来的电子商务正以惊人的速度影响和改善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降低了交易成本,缩短了产品生命周期。
临安大山里的白牛村把山核桃“炒”到了网上,世世代代靠敲山核桃补给家庭经济的白牛村人,2007年起开始敲打键盘,借助互联网手段,在淘宝等平台销售山核桃、笋干、茶叶等林产品。
白牛村电商协会秘书长张青说,如今,白牛村已形成了以林产品销售为特色的电子商务产业,越来越多的村民自觉加入到电子商务中来,从事电商的农户从原来的5户增加至现在的67户,年产值也从当初的100万元增至1.69亿元。2015年,这一数字有望突破2.5亿元。电商从业队伍的扩大、产品的丰富、产值的突破,让这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白牛村成为全国农村电子商务示范村。
“思想火花”点燃发展热情
在这次森博会上,跟创意林业和林下经济有关的两个主题论坛,频频迸发出“思想火花”,点燃了经营者发展林业的热情。
如今,以创意为核心,以高新技术为手段,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的林业经济增长模式,已成为世界林业产业发展的趋势。在这次中国创意林业产业发展论坛上,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副秘书长石峰表示,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林业改革和发展面临新的挑战,转变林业发展方式,培育林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势在必行。把创意引入林业、培育创意林业的目的在于,通过创意进一步激发林业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进一步提升林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创意看似天马行空,却可以如此近距离地贴近我们。”中国竹材装饰 (上海)设计应用推广中心COO阮建荣认为,创意就是有创造性的想法、构思,创意与众不同、打破常规,甚至是传统的叛逆,但创意代表着智慧和力量。
国家林产品创意研发中心主任季慎峰介绍,从林业生产到林产品加工,从林产品外观包装到功能应用,从单一林产品生产研发到整个森林资源的综合利用等领域,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特色鲜明富有创意的新产品、新模式、新思路,有效地促进了林业产业的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
山要增绿、林要增效、民要增收,林区生态保护与富民增收如何兼得?在“林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题论坛上,国家林业局农村林业改革发展司处长缪光平表示,目前,林下经济发展面临五大机遇:林地承包到户后,农民增收致富愿望强烈;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农民工就业亟需解决;人们追求绿色消费,林下经济产品市场前景广阔;林下经济发展资源丰富,潜力巨大;生态文明建设是林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国家对林下经济工作高度重视,但目前林下经济还存在一些问题。下一步工作重点要围绕探索制度建设、争取扶持政策而开展,主要包括立法的相关研究、林下经济发展规划、林药林菌发展实施方案、林下经济示范基地认定、林下经济相关标准探索和扶持政策的争取等。
中国林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林下经济分会常务副主任委员陈幸良说,森林可持续经营关系到生态保护与生态安全,是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关联抉择。建议把森林可持续经营作为发展林下经济的前置条件,把维护生态安全稳定作为发展林下经济的基础,优化林下经济的模式选择。
湖南省林科院林下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谭著明说,菌根性食用菌在生理、生态上与森林植物有天然的共生关系,需结合传统森林经营的特点,从产业升级的高度扶持发展以菌根性食用菌为重点的林下经济模式。
“林业奥运”收获骄人业绩
森博会自 2008年首次举办以来,已由一个省级展会发展成国家级展会,由一个小型的区域性展会成长为一个贸易功能强劲、商业机会众多、国际化水平突出、展会影响力居亚太地区同类展会之首的综合类林业展会。
伴随着“林业奥运”取得的骄人业绩,不少林业企业也借机成长。
浙江天台满园春农林开发公司已连续8次参加森博会,每次都是董事长肖可青带队。记得参加第一届森博会时,公司只有几名工人、几百亩无患子种植基地。如今,这家企业和森博会一起成长,已拥有种植基地10万多亩,年产值达到3000万元。
“第一次来还没有具体产品,现在已经有洗面奶、沐浴露、洗发水、手工皂等系列产品,这些都是从无患子中提取皂苷制作而成,纯天然。”肖可青说,借助森博会这个平台,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他们的产品,如今因为原材料不足,产品供不应求。
本报综合报道
本届森博会首设林产品电子商务展区,只要扫一扫二维码,就可知花卉的品种、习性等。图为采购商在扫二维码。 龚献明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