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科技

一亩菇“吃”掉十亩稻草

秸秆变废为宝

  小小食用菌,让稻草变废为宝。日前,在诸暨街亭镇新胜村的山菇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基地里,一场食用菌综合利用水稻葡萄秸秆现场会吸引了许多农业种植大户。
  山菇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从2008年开始种植食用菌,去年基地引进了新品种——大球盖菇,试种1亩,产量达到3000多公斤。大球盖菇在种植过程中消纳了大量秸秆。试种成功后,今年合作社扩大规模,计划种植大球盖菇30亩。
  合作社负责人周晓武说:“我种30亩的话至少要用300亩的稻草,这样就解决了秸秆焚烧的问题。摘菇之后,稻草经发酵成为有机肥。”
  笔者在现场看到,种植大球盖菇的田底下铺着厚厚一层稻草作为原基质,再铺上一层由葡萄枝、碎木屑、刨花、砻糠等组成的发菌基质,种上菌种后,再覆盖一层稻草。据测算,种植一亩大球盖菇,需要10亩左右稻草秸秆。农技人员告诉笔者,大球盖菇在10月中下旬播种,次年1月开始陆续出菇,一直要长到5月份,随后,培育过菌菇的稻草可以直接翻耕进田里,用作水稻种植的有机肥,形成了大球盖菇和水稻种植的循环轮作模式。
  大球盖菇露天种植,个头比普通蘑菇大一些,菌盖肥大厚实,红褐色,菌柄白色而修长。大球盖菇是集食用和保健于一体的食用菌种,有“素中之荤”的美称。菇体色泽艳丽,腿粗盖肥,食味清香,肉质滑嫩,菌柄爽脆,营养丰富。不论是爆炒,煎炸,还是煲汤、涮锅,都很受欢迎。
  周晓武说:“按照去年平均价格6元一公斤计算,每亩的产值将超过1万元,整体收益还不错。”
  诸暨市经济特产站相关专家介绍:“利用秸秆作基质,种植1亩地大球盖菇,可消耗10亩地的稻草秸秆,能有效解决秸秆出路问题。且栽培技术简便,可采用生料栽培,具有很强的抗杂能力。大球盖菇属于全生态种植,值得推广。” 朱弄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