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科技

浙江省新型农作制度模式20例(之十)

稻鱼共生模式

  •   “稻鱼共生”模式是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结合的生产模式,是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新型农作制度,也是中国第一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该模式以稻养鱼,以鱼促稻,稳粮节本,增效显著, 在温州、丽水等浙南山区应用面积较大。
    产量效益
    种类产量(公斤/亩)产值(元/亩)
    水稻 450 1800田鱼 75 4500
    净利润(元/亩)
    6052690合计 - 6300 3295
      备注:稻谷4元/公斤、青田田鱼60元/公斤、劳工120元/天,农资按市场价。
    生产安排
    种类 生产期 收捕期
    单季稻 4月下旬-5月上旬播种 9月下旬-10月上旬收割再生稻 3月20日播种 10月下旬收割田鱼
    4月下旬-6月上旬
      放鱼苗9月下旬-10月下旬捕大留小续养
    冬季作物 10月下旬-11月上旬播种 3月中旬-4月中旬收获
    关键技术
      一、基础设施要求
      选好田块。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排灌方便。对田埂进行加固,田埂高50厘米、宽30厘米以上。
      开好进、排水口。进水口和排水口要设在稻田斜对两端,进、排水口内侧用竹帘、铁丝网等做好拦鱼栅,栅的上端高出田埂,下端要埋入土中20厘米左右。
      搭棚遮阳。在进水口或投饲点搭棚,为鱼的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防鸟害。
      二、水稻栽培
      品种选择。选择株型紧奏、抗病虫能力强和耐肥抗倒伏的高产杂交优良品种,如“中浙优1号”、“甬优9号”等。
      消毒和施肥。稻田用生石灰50-75公斤/亩消毒;施有机肥,控制氮肥,以基肥为主,一般不施追肥。
      适当稀植。30厘米×30厘米,每亩0.7-0.9万丛。随田鱼生长逐步增加水位,利用深水(20厘米以上)控制无效分蘖。
      病虫防治。以农业防治为主,需要用药时加深田中水位。选用高效低毒农药,禁止使用水胺硫磷、菊酯类农药。
      三、田鱼管理
      鱼种选择。以青田田鱼、瓯江彩鲤为好。在水稻移栽7-10天以后,放大规格夏花300-500尾/亩,同时可放冬片100-200尾/亩。鱼种运输前2天禁食,并用2.5%盐水消毒3-5分钟。
      投喂。投配合饲料或农家米糠、麦麸、豆渣等,按稻田中鱼苗重的2.5%定量、定时、定点喂养,早、晚各1次。
      防病虫鸟害。防水蛇、食鱼鸟、水田鼠等危害,前期主要防白鹭,用防鸟网。做好巡田,注意防旱、防涝、防逃。
      收捕上市。水稻成熟时带水割稻(再生稻),捕成鱼上市,留小鱼续养。10-12月成鱼后贮塘随时上市。
    吴敏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