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创业

用原生态的种植方式还原蔬菜老底子味道

  □实习生 李军
  在杭州萧山区戴村镇大石盖村的一处僻静山脚下,杭州古农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重金打造的优绿美地生态农场正焕发出勃勃生机。该农场占地面积40多亩,种植蔬菜从不使用化肥和农药,只用羊粪作为肥料,且一律用清冽的山泉水灌溉。依靠这种“古方法”种出来的蔬菜因为原汁原味、绿色健康,深受消费者的好评。
“古农”扎根萧山创业
  在优绿美地生态农场,记者看到,莴苣、青菜、芹菜等蔬菜生机盎然。更令人惊奇的是,最初创建这个农场的竟是三位高学历的“海归”。
  为了实现农业创业的梦想,曾在加拿大留学的陶青云和夏玉标联合从英国留学回来的冯益群,三人一起放弃了原有的高薪工作,开始筹备优绿美地生态农场建设。三人前后共花了一年半的时间,对江浙沪一带的土壤进行检测,最后在萧山区戴村镇大石盖村找到了这样一块未经开垦的“古地”。经过SGS(瑞士通用公证行)检测后发现,这块地基本检测不到农药残留物,且土壤指标和地表水指标都达到了国际标准。
  创业初期,陶青云、夏玉标、冯益群等一群“古农”每天穿梭在田间地头,亲自耕地、种菜、施肥、收菜,忙得不亦乐乎。如今,农场已初具规模,蔬菜的品种达70多个。农场还招聘了一些涉农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来助推农场的发展。
  以陶青云三人为代表的“古农”们希望在未来3年内把古农生态农业做成一个响当当的农业品牌,满足更多消费者舌尖上的高端追求。
用“古农法”种“金贵”蔬菜
  为何要叫古农生态农业?农场负责人冀增文向记者介绍:“古农的意思就是用原生态的方法种菜,种出生态、无公害的蔬菜。用‘古农法’种植出来的‘金贵’蔬菜才是真正健康的蔬菜。”
  近日,记者看到,农场的南边是一座青葱的小山,山泉通过水渠缓缓流入农场,路边堆着不少羊粪。冀增文说:“为追求原生态的种植方法,还原蔬菜老底子的味道,农场的蔬菜都是用山泉水灌溉,水质经检测已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另外,农场的蔬菜都是用羊粪作肥料。”
  在农场的黄芽菜地块上,记者看到围着一层密密的白色织网。冀增文对记者说:“这是我们专门从日本引进的80目防虫网,可以防止70%—80%的害虫。此外,我们还使用草木灰、酒、醋和红糖来减少虫害。现在农场的蔬菜不但产量上去了,安全也有了保障。”
  冀增文说:“用‘古农法’种植蔬菜受天气的影响比较大。雨涝、台风等天气都会使蔬菜大幅减产。农场今后要在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蔬菜产量。”
销售面向中高端客户
  不用农药、不用化肥、“喝”的还是山泉,这样种出来的“古农蔬菜”品质固然好,但价格是不是很高呢?
  冀增文说:“因为农场本身面积不大,受到地形限制不能实现机械化耕作,所以人工成本很高。此外,受羊粪成本、运输成本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古农蔬菜’价格比农贸市场的蔬菜价格普遍要高三倍左右,跟超市里的有机蔬菜价格差不多。农场主要通过网站、微商城、APP、400电话订购等方式进行销售。目前,‘古农蔬菜’主要面向的是中高端客户群。一个客户一个月的蔬菜消费为398元,一年的消费大约在4000多元。”
  午饭过后,“古农”们就忙着收菜。一位负责运输的“古农”告诉记者:“客户对农场的蔬菜普遍评价都很高。我每周要向客户配送两次蔬菜,每次配送两公斤。今天下午,我还要把农场里刚采摘的蔬菜送到一位客户家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