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创业

“农创客”翁杰闯出“多肉”新大道

  “这是谁做的呀?真好看,从来没见过呵……”在2015浙江农博会“农创客”专馆,用各种颜色的多肉植物拼起来的“创”字图案,让参观者赞不绝口。这是缙云大学生“农创客”翁杰的创意之作。他创办的“老翁家庭农场”,不仅让他走出了困境,还带动了乡亲们就业创收。
摸准市场需求打开创业路
  出生于1989年的翁杰是个地道的农家男孩,个头不高,皮肤黝黑,一双眼睛炯炯有神。3年前,翁杰从浙师大毕业后,回到缙云老家创业。翁杰说,他的老家在新建镇丹址村,是缙云县西部的一个小山村,务农收入低,许多村民只好外出谋生,他就想着为村民们做点事。刚开始翁杰做荧光粉、锁具加工,都没有成功,反而背了20多万元债务。但这并没有让翁杰却步。去年3月份,他根据家乡多山、多竹林的特色开始摆弄各种石制品、竹制品,并在淘宝网上开起了网店。石头花瓶25元的价格一挂到网上,立马就接到了订单。
  翁杰在网店卖“花瓶”,常会拿些花花草草做拍摄道具,多肉植物也在其中。一个偶然的机会,翁杰发现,多肉植物市场上很俏。光顾网店的顾客除了购买竹制花篮、石头花瓶外,还希望连带多肉植物一起购买。“何不自己种一些?”说做就做,翁杰在厂房旁空地上搭起了两个大棚,根据顾客需要按需种植。“当时欠有外债,又摸不清整个行情,只能小心翼翼地推进。”翁杰说。大棚里种植的多肉植物,搭配石头、竹制器具,再在植物根部铺上石子、黄金草等,一个创意多肉植物盆栽就跃然而出,销售价格也比单单器具多出好几倍。
  为了学习多肉植物的栽培与管理技术,翁杰几乎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北到山东青岛威海,南到福建漳州,广东广州,云南大理,全国大大小小的多肉农场几乎跑了个遍,不懂就问。现在,“老翁家庭农场”除了种植并在自家网店销售多肉植物外,在农场里也设置了多肉展销厅,周边慕名赶来购买、进货的散户也是络绎不绝。“老翁家庭农场”不仅成了其他网店的供货商,同时也成为部分村民就业的基地。
  如今,翁杰的农场已经从两个大棚,扩大至20余个大棚,占地30多亩,成功培育出小苗50万株,成株30多万株,品种600多个,年营业额突破200万元,客商遍布全国各地。
寻求农场发展新路子
  谈及老翁家庭农场未来发展方向,翁杰思路开阔活跃。“多肉植物现在越来越多,以后肯定是要走精品路线。”他信心满满地说。
  在翁杰的农场里,笔者看到一个大大的陶瓷制作体验棚。翁杰说,客户可在陶瓷制作体验棚里自己动手制作陶瓷花瓶,经过烧制后,他会按照顾客的要求,搭配好多肉植物的品种,然后把作品寄送给客户。“将客户体验与购物相结合,互动性可以增加趣味性,现在我们正在作初步尝试,根据消费者的反馈,再决定以后的发展方向。”翁杰说。
  翁杰同女友胡虹芳在多肉基地拍的婚纱照,通过微信朋友圈发送出去后,引起强烈反应。“也许未来可利用多肉基地,搞成婚纱摄影基地呢。”翁杰说。“今后可打造多肉植物墙室内装修基地,将多肉植物与其他植物一起综合种植;另外,农场里也开始种植牡丹……”翁杰一连串说出了很多创新点子。虽还没有明确的发展思路,但不难发现,他在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寻找农场发展的新思路。我们期待他的创业路越走越宽。 丁南森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