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论坛

互联网有望推动农业“弯道超车”

  ——分析人士认为,互联网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带有催化甚至颠覆作用,我国农业因之而产生的变局,将在“十三五”乃至今后一段时期逐渐体现出来。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李道亮认为,物联网技术的运用,有利于实现生产要素的高效配置,发挥节本增效作用,可能会成为我国农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这种变革作用还体现在农产品流通领域。“农村电商的出现,有助于建立起以消费为导向的产销体系,由传统的生产定消费,转变为消费定生产,实现以销定产,这是几千年来农业产销关系的彻底颠覆。”农业部市场与信息司副司长王小兵认为,这种流程的再造,有利于对接产销、平衡供需,改变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的历史魔咒。
  “互联网技术是农业现代化的粘合剂,将大大加速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进程。”李道亮介绍,农业发达国家往往是先实现了农业机械化、现代化,最后完成农业的信息化,而我国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和信息化有望“三化叠加、同步推进”。发达国家用百年时间走完农业现代化之路,中国很可能在未来20年就会实现,这是对世界农业发展规律的变革。
  不过,不少专家和农村基层干部表示,“互联网+”在农业生产领域,更多还只是“盆景”概念,要想大规模推广和应用,让“互联网+农业”变成风景,还需跨过资金、技术两大阻碍。国家应加大财税、金融、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让互联网真正扮演好现代农业的催化剂和助推器角色。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