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弃的菜叶、瓜果皮,以及虾壳、蟹壳、鱼内脏等海鲜下脚料,对一般人来说,很难将它们与有机肥搭上边。但是,象山县就有一家企业将这些生活垃圾变废为宝,加工成有机肥,实现了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和减量化、无害化处理。
在位于象山县中心菜市场的有机剩余物资源化利用站,笔者看到一台由生活垃圾预处理机和生活垃圾微生物处理机组成的加工设备。工作人员先把分拣好的垃圾倒入预处理设备,进行粉碎、挤压和脱水等程序,再将垃圾残渣放入微生物处理机进行高温杀菌,然后加入益生菌发酵。据介绍,24小时后,这些垃圾残渣从微生物处理设备中出来,即为有机肥料。“该设备做出来的有机肥堆放7至10天就可以使用,而传统方法沤制有机肥需要堆放 6个月左右。”宁波市七禾加百列农业科技公司总经理柴宏辉介绍,该公司通过科技攻关,取得了处理设备、微生物制剂等三项专利。利用该技术,大大缩短了有机肥料加工过程中堆肥、发酵的时间,提高了生活垃圾的处理效率。
据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垃圾有70%至80%是可以利用的。一套有机剩余物加工设备每天可处理4吨有机剩余物,加工成1至1.5吨的有机肥。该设备自动化程度较高,操作人员一天只要2个小时就可完成工作,基本上没有污染产生,特别适合农村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前不久有一部分有机肥已经用于高塘岛乡的盐碱地土质改良,目前来看效果不错。”柴宏辉期待有更多的地方采购他们的设备与技术,让农村、社区的垃圾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变废为宝。 俞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