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创业

“90后”女孩黄瑞勤的“蓝莓梦”

  •   □实习生 李军
      “今年春节,我的蓝莓饮料和蓝莓泡酒卖得可红火哩!”新春伊始,黄瑞勤就高兴地向记者“透露”了她的这一喜讯。黄瑞勤是个“90后”女孩,和大多同龄人不同的是,她对种植业情有独钟。2012年下半年,大学还未毕业的她,就在父亲的帮助下,利用自家十余亩闲置土地,开始小规模试种生态蓝莓。短短3年多的时间,黄瑞勤依靠自家种的生态蓝莓从土里“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也成为浦江小有名气的蓝莓种植户。
      今年23岁的黄瑞勤,毕业于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农学园艺系。黄瑞勤与蓝莓结缘,还得追溯到大二的一个项目小组活动。“记得大二的时候,我有幸参加了一个‘蓝莓组培研究’项目小组活动。在活动中,我了解到,蓝莓不仅营养价值高,市场前景好,而且经济效益还很不错。我突发奇想,就和父母商量着要种植蓝莓。”黄瑞勤说。
      黄瑞勤是个“实干派”。在获得父母的支持后,黄瑞勤说干就干,当即向浙江蓝美农业有限公司购买了2600株一年生的蓝莓幼苗,在自家的承包地上开始了尝试。
      翻土、插苗、除草……为了早日实现自己的“蓝莓梦”,这个还在读书的“90后”小姑娘,利用寒暑假,每个环节都“亲自上阵”。
      “一般的幼苗在第三年就可以结果了,但因为缺乏经验,刚开始种的时候,地里的幼苗就莫名其妙地死亡,可谓损失惨重。9块钱一株买来的蓝莓苗,想想都心痛。”黄瑞勤说。为了“破解”这个“谜题”,她四处查找资料,还专门请教了母校的老师。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对土壤的详细检测,黄瑞勤终于发现土壤酸碱不平衡是导致蓝莓营养不足以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找到病因后,黄瑞勤“对症下药”。在科学的管理下,终于解决了这一问题,蓝莓苗的成活率大大提高。
      2013年11月,还是大三学生的黄瑞勤正式创建了浦江县盛乐苑家庭农场。之后,黄瑞勤又陆续引进了一些蓝莓新品种,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管理农场,并将种植面积扩大到50多亩。如今,她引进培育的“维尔”、“海岸”、“圆蓝”等十余种蓝莓苗正式走出“深闺”,在当地和周边地区卖得十分走俏。
      黄瑞勤说:“农场的蓝莓在种植期间坚持不使用化肥和农药,灌溉水源来自附近的水库,这有力地保障了蓝莓的原生态品质。”因为生态安全,口感上乘,黄瑞勤的生态蓝莓广受客户欢迎。
      “2015年,我推出了蓝莓园采摘观光游。在五、六月份蓝莓上市的时候,我利用微信、微博平台宣传自家的生态蓝莓,前来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黄瑞勤说,在2015年5月到7月间,农场采摘游客数量最高的一天达500多人次,最高日营业额达3万元。
      蓝莓不但适合直接采摘食用,还适合进行深加工。黄瑞勤兴冲冲地告诉记者:“将采摘后余下的蓝莓加工成蓝莓果汁饮料、蓝莓泡酒、蓝莓果干等产品,销路可好了!今年春节,我的这些产品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辛苦付出终有收获了,黄瑞勤心里满满都是喜悦。她高兴地对记者说:“2015年,农场的蓝莓产量突破5000公斤,每公斤蓝莓价格在120—160元之间,扣除一些损坏浪费的,全年实现销售额40万元。”
      因为种植蓝莓“淘”到了“金”,这位带着眼镜,扎着马尾,还是学生模样的小姑娘,被当地人称为“蓝莓女孩”。
      2015年,浦江县盛乐苑家庭农场被评为“浦江县示范性家庭农场”。黄瑞勤本人也荣获了“浙江省百名大学生农创客”的荣誉称号。
      黄瑞勤说,未来,她要打造一个精品化的蓝莓庄园,使自己种植的蓝莓品质更佳,“走”得更远。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