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葛勇进 通讯员 杨新琴 杜叶红
本报讯 据省种植业管理局监测显示,自2月中下旬以来,随着气温上升,我省蔬菜生产恢复较快,供应量日渐增加,蔬菜价格开始全面回落。2月底,25种主要蔬菜平均产地批发价为每公斤5.16元,比上旬下降1.35元,下降21%,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价格仍运行在高位。
受去年冬季持续阴雨寡照天气影响,加上今年1月下旬又遭强寒潮天气,从1月份起我省本地蔬菜上市量明显减少,春节前后蔬菜产地批发价格一路攀升。1-2月我省25种主要蔬菜平均产地批发价5.06元/公斤,同比上涨37.5%。特别是春节前的一场寒潮,导致山东、福建、云南等多个省份受灾,节日物流和人力成本上升,从外省调运的蔬菜价格大涨,致使蔬菜价格高位运行。据监测,2月上旬,25种主要蔬菜平均产地批发价每公斤为6.51元,同比增加72.7%,环比增加37.3%;部分蔬菜品种价格甚至翻番,普通白菜、茄子和莴笋价格每公斤分别达10元、12元和5.15元左右,芹菜价格最高售价每公斤达20元,创历史新高。
虽然近期气温回升,我省蔬菜生产恢复较快,但灾害性天气给蔬菜生产带来的影响还将持续一段时间。据调查,目前大棚越冬番茄幼果膨大受阻、坐果不良,部分大棚红茄受冻死亡;设施茭白受冻后重新发芽生长,预计今年上市期比往年推迟半个月左右。2月中旬起,气温回升较快,有利于瓜菜秧苗和大棚蔬菜生长,因不利天气影响推迟播种或移栽的瓜类、茄果类蔬菜,各地正在利用晴好天气,抓紧播种和移栽,尽快恢复蔬菜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