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金国栋
“与老式加工设备相比,这套茶叶自动化流水线加工设备效率提高近6倍,三条自动生产线日产干茶300多公斤。”4月2日,临安市高虹镇林祥茶场负责人葛林祥告诉记者。
往日这个时候,茶叶加工车间,应该是人多忙碌的场面。然而记者走进该茶场车间里看到,在900多平方米的加工车间里,只有三位工人在工作,工人用手指轻点按钮,待炒茶工序完成后,将茶叶放到晾茶工具中,翻动晾干。“这套标准化自动化茶叶加工设备价值20多万元,是今年年初购买的,3月初开始投产。”葛林祥说,“以前的旧设备一天工作10小时,工人还累得够呛,最多加工50公斤茶叶,而这套新设备10小时可以加工扁茶300公斤左右,同时能节省30多个工人的劳动力,省了不少工钱。”使用这套设备,既能控制成本,又提升了效率,实现了茶叶“不落地”生产加工。
据临安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前的茶叶加工设备各个环节是分开的,需要工人参与操作才能完成整个加工流程。新引进的设备只需将鲜叶放进流水线“入口”,经过摊茶叶、杀青、捻青等程序,在“出口”处已经变成成品扁茶,整个过程只有局部工作需要人工配合完成。“大规模标准化自动化加工不仅能节本、增效,还能通过收购茶农新鲜叶,解决茶农茶叶加工难、销售难的问题,确保茶叶加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及茶叶品质的稳定性,为茶叶品质提供了有力保障。”这位负责人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