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我省“二代”农村土地承包权证在临安首发

明年底全省农民都有望拿到新证

  □本报记者 陈小平 文/摄
  本报讯 在4月19日于临安市召开的全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现场推进会上,该市天目山镇月亮桥村村民王朝荣喜滋滋地从省委副书记王辉忠手中接过我省第一本新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这标志着被称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二代身份证”的新版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开始在全省发放。到明年底,全省农民都有望拿上新证。王辉忠出席会议并讲话,副省长黄旭明主持会议。
  自去年6月省委、省政府在全省启动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以来,这项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截至今年3月底,全省已有52个县(市、区)完成整县确权测绘项目招投标,6059个行政村完成承包权属调查,占总村数的20%;实测承包地面积307万亩,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16%。
  今年,我省被列为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整省推进试点省。根据这项工作的总体目标和进度安排,到今年底,12个试点县(市、区)土地确权任务总体完成,其他县(市、区)要完成土地调查测绘工作量的50%以上;2017年底前全省基本完成;2018年完成各项扫尾工作。
  王辉忠指出,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是给农民进行“不动产登记”,给农民吃下“定心丸”。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是与时间赛跑的“抢救工程”,是向问题宣战的“排解工程”,是促改革推进的“基础工程”,是开增收新路的“惠民工程”。各地党委、政府要紧盯目标、精准发力,落实“时间上要更早、标准上要更高、工作上要更细”的要求,立足解决承包地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空间位置不明、登记簿不健全“四不”问题,按照“权属合法、确权精准、登记完整、权证适用、信息管理”五项要求,坚持“稳定二轮承包关系、依法依规有序操作、以确权确地为主、以农民为主体、进度服从质量、地方分级负责”等六项原则,确保农村土地确权与不动产统一登记相衔接,与农村各项改革相配套,真正使农民成为改革的受益者。
  王辉忠强调,省里已决定把土地确权工作纳入新农村考核、镇乡和村级干部换届考核,定期督查、定期调度、定期通报,真正做到“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中央明确规定,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不得向农民收取费用,这是一条纪律。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省里根据承担试点任务情况和不同地方财力每亩给予3-15元不等的补助,各市、县要按照中央和省里要求,抓紧落实专项资金,及时、足额安排工作经费,并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