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甘蔗啰,桃山黄皮甘蔗,汁甜水分多。”4月2日上午,衢州市区荷花东区一家理发店门口,一位瘦小的青年坐在小木凳上大声吆喝着。
卖甘蔗的青年叫诸葛翔,24岁,是一名残疾人,走路有些跛,左手臂也不是很灵活。“父母和爷爷为我做了很多,我长大了,应该为他们分忧,自食其力。”诸葛翔说。
脑出血致左半身偏瘫
9岁那年,诸葛翔父母离异,他跟着父亲生活。2008年夏季的一天,15岁的诸葛翔突发脑出血,父亲诸葛华盛将儿子送到医院时,他的瞳孔已经开始放大,经过医生全力抢救,命算是捡回来了,可是左半边的身子从此偏瘫了。
诸葛翔说,那时候真的心灰意冷,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入院半个月的时候,他躺在病床上对母亲说:“妈妈,我想自杀!”听到儿子绝望的话语,母亲瞬间哭成了泪人儿,“孩子,你千万不能这样,妈妈不能失去你……”
为了给诸葛翔筹集医药费,离异多年的父母把可以借的亲戚朋友都借遍了。当时,诸葛华盛在本地打工,一个月才2000元左右的工资。为了多赚钱,在诸葛翔出事的第二年,他离开了衢州,8年间,上海、北京等地他都跑遍了,哪里工资高就在哪里打工。诸葛翔的母亲为了赚钱,也跑到杭州给人家做保姆,诸葛翔平时与年迈的爷爷生活在一起。
看到父母不辞辛劳地奔波赚钱,诸葛翔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好好活下去。
努力做到自食其力
患病后,诸葛翔只能辍学在家,靠爷爷照顾,每顿饭都是爷爷做的。
十八九岁的时候,诸葛翔试着到外面找份工作,他发过传单、打扫过棋牌室,每月虽然只能换取500元左右的报酬,但他还是很开心,“有人雇我,证明我还有价值。”
今年春节前,诸葛华盛考虑到老父亲年事已高,希望儿子在身边,便从北京回到了衢州,在市农贸城做起了水果批发生意。“爸爸,您那里有没有什么水果可以让我卖的?”诸葛翔向父亲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希望在小区里摆一个简易小摊,卖水果赚点生活费。“儿子,你真的很棒,我支持你,你可以从卖甘蔗开始。”
3月27日,诸葛翔的甘蔗摊正式营业了,他把一塑料筐用袋子装好的甘蔗摆在木椅上,自己坐在一旁的木凳子上。见到有人路过,他就面带微笑站起来招呼,一周下来,平均每天营业收入在50元左右。“刚开始摆,生意一般般,每袋甘蔗卖5元,基本能赚出一顿饭钱。”在诸葛翔看来,现在赚多赚少都没关系,能向着自食其力的目标不断努力就好。
自立精神打动周边人
附近的店铺老板和部分居民也开始关注这名坚强的青年。“门口突然多了一个小摊,我一开始觉得纳闷。”理发店老板娘的弟弟傅基元说,3月27日那天,正好姐姐去敬老院做公益,他在理发店守着。
当天下午3点来钟,傅基元忙空了,走过去看了看水果摊,才发现诸葛翔是一位残疾人。看到塑料筐里还有四袋甘蔗,傅基元全部买下了。“他的精神挺打动我的,人家有困难,我们就帮一把,也就20元钱的事情。”
姐姐傅谷盈回到店里,了解情况后,马上将此事转发到微信朋友圈,希望能帮诸葛翔招揽点生意。“不只是我,我们这一带很多人都在微信圈转发了这件事。”一周来,诸葛翔得到了不少附近店家的关心,每家店都来买过甘蔗。
4月1日,本地一微信公众号为诸葛翔刊登了爱心公益文章,并在文章的最底部设计了四个捐款的二维码,识别二维码就能将善款转账给诸葛翔,少则5元,多则50元。“衢州你好”微信公众号负责人庄马池说,他也是在微信群里看到诸葛翔卖甘蔗的事情,感觉很励志,就想帮帮他,“我们群里好多人都为他捐款了”。
面对好心人的帮助,诸葛翔除了感动,也有些意外,“其实,我没有想让大家为我捐款,我只是希望通过劳动自食其力,但遇到这么多热心肠的叔叔阿姨和哥哥姐姐,真的让我觉得很温暖。” 黄韵 徐亚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