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绿剑出鞘为农执法

建德莓农获肥害补偿款170万元

  □本报记者 张佳妍
  本报讯 记者近日从省农业执法总队获悉,建德市农业执法大队成功调处一起草莓生产事故,涉及草莓种植农户41户,赔(补)偿总额达176.1万元,切实维护了农民合法权益。这是近两年来我省农业执法机构为农民争取赔(补)偿款最多的一起案件。
  建德市是“中国草莓之乡”,是全国最大的大棚草莓生产基地之一,全市草莓种植面积20135亩,占浙江省大棚草莓种植面积的65%左右。
  去年12月份,建德市农业执法大队陆续接到莓农投诉,反映他们种植的草莓喷施了某品牌叶面肥后,出现叶片烧灼、僵果、产量受损等现象,怀疑是施用了该肥料所致。
  接到投诉后,建德市农业执法大队立即组织人员对该肥料在当地的生产经销情况进行调查取证,核实受该肥料影响的莓农户数及草莓种植面积。经核实确认,反映草莓受损的农户有35户,草莓种植面积180.1亩,其中29户为建德籍莓农,种植地涉及建德当地和温州市、嘉兴市、东阳市以及江苏省苏州市、湖南省长沙市、山西省永济市。这批叶面肥是莓农从当地农资经营部购买的。“我们对投诉的肥料依法进行抽样备检,责令两家农资店停止销售该肥料,并对库存的该肥料进行封存。”建德市农业执法大队负责人对记者说,考虑到案情涉及莓农户数多、草莓种植面积大,他们随即将情况报告给建德市农业局、杭州市农业执法支队和省农业执法总队。
  2015年12月30日、2016年1月4日、2016年1月19日,建德市农业执法大队三次组织专家组与肥料经销商一道赴草莓种植现场进行逐户调查鉴定,同时向每位莓农讲解如何采取技术补救措施减少损失。
  2016年1月14日,专家组在建德进行了该肥料肥害的可复制性试验。由于天气持续低温,直至2月19日,被试验的草莓肥害症状才较明显发生。2月22日,专家组给出鉴定报告,草莓叶片发黄、叶缘焦枯、果实僵果现象主要是喷施了该叶面肥后引起的。随后,专家组对每户莓农的草莓产量损失进行了评估。
  根据专家组的意见,建德市农业执法大队召集经销商和受损莓农双方进行调解。其间,又有6位莓农反映了类似情况。
  截至3月11日,最后一位莓农与经销商签订了赔(补)偿协议书。至此,这一草莓肥害事件基本得到解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