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葛勇进
本报讯 近日,奉化市种子管理部门从外地调入省级储备种子“秀水134”2万公斤,投放市场,以保障农民用种所需。同时,为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奉化市种子公司还采取预约措施,鼓励农民预购而不取种,以确保种子在较好的储备条件下保证质量。
眼下,我省晚稻种子供应进入关键阶段,从各地备种情况来看,全省杂交晚稻种子供应充足,但部分地区常规晚粳稻种子供应有一定缺口。为保障供种安全,省种子管理部门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及时掌握种子供需动态,采取应对措施,加强余缺调剂,确保全省晚稻种子供应,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从市场供应情况看,全省杂交晚稻种子量足质优。去年,杂交晚稻制种田抽穗扬花授粉期间气温较低,有利于结实率提高,收获期间又避过了连续阴雨天气,全省杂交晚稻制种产量较高、质量普遍较好,是近年来制种单产最高、总量最多的一年。目前,除“甬优9号”供应偏紧外,全省其它品种的杂交水稻种子库存量较大,种子供应充足。
然而,常规晚粳稻种子供应存在区域性缺口。去年9-11月,正值常规晚粳稻种子生产的关键季节,我省气温偏低,光照不足,导致全省常规晚粳稻生育期普遍推迟,特别是晚粳稻收获期间遭遇持续阴雨、低温天气,不少常规晚稻种子田出现严重倒伏和穗上发芽现象,部分入库种子发芽率下降、发芽势较差,种子质量普遍低于往年,同时因种子质量不合格,农户自留种大幅度下降,致使全省常规晚稻种子数量出现明显的区域性缺口。据了解,缺种地区主要集中在宁波市,省种子管理部门已动用储备种子投放市场。目前,全省晚稻种子市场供应总体平稳。
为进一步做好晚稻种子供应,省种子管理部门要求各地加强对当地晚稻种子供需情况的调研,充分了解掌握需求情况、备种情况和品种结构。如供需有缺口,要根据缺种情况,充分挖掘种源,加强余缺调剂,多渠道开展种子调运,弥补当地种源不足。
对晚粳稻种子供应有缺口的市、县 (市、区),在加强种子调运的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引导缺种农户改变品种使用习惯,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籼粳杂交稻等其他晚稻品种。同时,要加强技术指导,实施精量播种,帮助农户科学播种、精量播种,积极推广移栽、机插等用种量较小的栽插方式;帮助自留种农户做好自留种源的质量检测,保证农户自留种的质量安全。
省种子管理部门还要求各地根据当地实际,制定种子供应应急预案。对于因生产需要必须使用低于国家种子质量标准的农作物种子的,应尽快报经当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并在包装上标注种子实际质量指标,提供安全使用的相应措施及风险提示等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