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侵袭浙江,临安部分地区遭受了泥石流灾害,倾泻而下的泥石流将公路冲断、房屋冲毁,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据省气象部门介绍,今年是超强厄尔尼诺事件的次年,从目前的资料分析,今年我省气候年景总体较差,具体表现在:汛期暴雨偏多,今年5-9月的降水量将比常年偏多1-2成,梅汛期暴雨和暴雨日数均多于常年,强度偏强。同时,我省的地形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地质环境条件较复杂,在强降雨情况下,极易引发地质灾害。
遇到崩塌、滑坡、流石流等情况应如何应对?我们整理了一些相关知识,以助读者提高防灾意识,防患于未然。
地质灾害后如何抢险救灾
(1)监测人、防灾责任人及时发出预警信号,组织群众按预定撤离路线转移避让;(2)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开展灾后自救,包括被困人员自救、家庭自救、村民互救;(3)不要立即进入灾害区去挖掘和搜寻财物,避免灾害体进一步活动导致的人员伤亡;(4)及时向上级报告灾情;(5)灾害发生后,在专业队伍未到达之前,应该迅速组织力量巡查滑坡、崩塌斜坡区,查看周围是否还存在较大的危岩体和滑坡隐患,并应迅速划定危险区,禁止人员进入。(6)有组织地救援受伤和被围困的人员;(7)注意收听广播、收看电视,了解近期是否还会有发生暴雨的可能。如果将有暴雨发生,应该尽快对临时居住的地区进行巡查,避开灾害隐患。
(8)经专家鉴定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已消除,或者得到有效控制后,当地县级人民政府撤消划定的地质灾害危险区,转移后的灾民才可撤回居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