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美华 叶敏 文/摄
春的意韵还在延展,夏的热情已悄悄涌来。正是田野芬芳,瓜菜成熟的季节。乘着种博会即将开幕的东风,记者捷足先登,前往位于杭州大江东的勿忘农创新园一睹瓜菜新品种的风采。
首次“作客”浙江的“捷利亚南瓜”,粉糯可人
踏进勿忘农创新园的第一站,记者就来到一个南瓜大棚,门口挂着“北京捷利亚种业有限公司”的牌子。透过大棚外面的薄膜,隐约可见里边枝繁叶茂的景象。
掀开帘子,郁郁葱葱的南瓜架子上,小灯笼似的南瓜迎面而来,左边的叫“捷栗121”,“黄皮肤”;右边的叫“捷栗161”,“绿皮肤”。据基地科研人员介绍,这批“捷栗”系列南瓜新品种由北京捷利亚种业有限公司选送展示,今年是首次踏上浙江的土地。根据种植情况看,这批南瓜长势良好,优果率高,果型好,商品性优。记者用手掂了掂,最大的一个南瓜,估摸着有2公斤重。按照每株瓜秧结果3到4个计算,每亩产量可达两三千公斤。
据科研人员介绍,“捷利亚南瓜”类似于大家俗称的“日本南瓜”,它的特点是口感粉糯,采收期可达两个月,一般在4-6月成熟采收,早的3月份就可以采摘。相比之下,黄色的“捷栗121”口感更粉,更甜一些,颇受消费者喜爱。
远道而来的八棱瓜,模样清秀
八棱瓜,一种特别的丝瓜。听到这个名字,大多数人会感到陌生。但也许你曾遇见过或者吃过这种“另类”的丝瓜。据介绍,八棱瓜原是地方品种,市面上很少。我省主要在台州、温州少量种植。八棱瓜的主要特点是瓜皮上有八条突起的棱,硬且带细刺,相貌粗陋,但肉质厚实,口感不错。在丝瓜新品种大棚里,记者见到了一种八棱瓜,它的形状比传统的八棱瓜匀称,不再是原先的一头大一头小,外表的八条棱也不那么突兀。这是北京君川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丝瓜杂交品种,叫“JC01”(暂定名)。据该公司工作人员李振山介绍,这个新品种引自东南亚,去年开始进行试验并逐步推广。“JC01”除了外形清秀,肉质更厚实细腻,商品性大大超越以前的八棱瓜。目前,该公司主要将推广市场瞄准南方地区,种博会是一个很好的展示平台。
尽管“JC01”种子有点贵,每粒卖到1.5元,但还是很受欢迎。李振山告诉记者,“JC01”种植技术不是很难,大田栽培关键要掌握好株行距,一般每亩种植600-800株,留足适当的爬蔓空间,利于立架,促进侧枝开花结实。当然,要获得高产,施足底肥很关键。
升级换代,“短款”丝瓜更吃香
爱吃丝瓜的人们,往往会为削皮烦恼,又长又细的丝瓜,不是容易“分身”,就是削皮后瓜肉所剩无几。假如有一种“短款”丝瓜,想必定会受宠。
在新品种展示区,记者终于寻觅到这样一款丝瓜。由绍兴市农科院和勿忘农种业共同育成的“春丝2号”丝瓜,正以清丽挺直的身姿,准备接受众人的“检阅”。在一排排绿叶婆娑的棚架子上,错落有致地悬挂着浑圆、碧绿的丝瓜,其外形完全没有了印象中的拖沓感。据介绍,绍兴市农科院在丝瓜品种选育上有较大的优势,这个“春丝2号”新品种,是在原先育成的“春丝1号”基础上,经过两年时间选育而成的。新品种改变了以往不是过长就是细腰大肚的外形。记者发现,参加展示的“春丝2号”丝瓜,长度在30厘米左右,上下粗细均匀,卖相好极了。
同样升级换代的还有辣椒新品种“玉龙椒”。在辣椒种植区,只见一排排士兵列队似的植株上,挂着整整齐齐的一长溜辣椒,泛着浅黄的油亮,饱满,水灵。记者挑了最长的一根,拿尺子一量,足足有20厘米长。据介绍,“玉龙椒”的前身是“衢椒1号”,由衢州市农科院育成,从“衢椒1号”到“玉龙椒”,科研人员花了两年的心血。目前,“玉龙椒”的结果性和产量都比原先的老品种好,亩产在1500—2000公斤。
水果黄瓜,种植效益挺诱人
不知你有没有这样的印象,餐桌上一盘水嫩新鲜的水果黄瓜,往往比其他的水果更有吸引力。水果黄瓜不光具有清香脆嫩的口感,而且外皮无刺,容易清洗,更令人欢喜。勿忘农种业这次推出了“碧翠19”、“碧翠20”两张水果黄瓜“新面孔”,它们问世于2013年,2015年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已经拥有推广“通行证”。
据相关科研人员介绍,“碧翠19”、“碧翠20”水果黄瓜不仅瓜形条直、瓜皮光滑,口感鲜嫩松脆,有清香味,还具有耐低温、抗白粉病、霜霉病的特点。
目前,水果黄瓜的市场价格一般比大黄瓜高出20%-30%,常年平均收购价在 3元 1公斤,平均亩产在5000-6000公斤,比常规的大黄瓜高出四分之一,亩产值可达1.5万-2万元,种植效益还是相当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