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创业

走南闯北50年他成了花果苗木“嫁接王”

  近日,笔者在嵊州市石璜镇雅宅苗木基地上看到,一位年已花甲的老人蹲在苗圃地上,熟练地用一把专用剪刀,先切开苗木的茎,然后,把接穗插到里面,不到 2分钟,一棵苗木就嫁接好了。老人叫张鸣安,今年63岁了,他说:“一天干上七八个小时,人虽辛苦,但苦中有乐。”走南闯北干了50年花果苗木嫁接工,张鸣安也实现了一把嫁接刀闯天下致富的梦想。
  张鸣安是嵊州市石璜镇寺新村新沃自然村人,从小就酷爱种花育苗,尤其喜欢嫁接。13岁还在读小学时,他就利用寒暑假,拜同村嫁接果苗的老师傅为师,学习嫁接技术。由于他虚心好学,长进很快。中学毕业后,他全身心地投入花果苗木的嫁接与实践,并不断创新。经过多年实践,在嫁接技术上,张鸣安可谓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成了当地元老级的花果苗木嫁接大师。他还言传身教,带出了一批又一批的花果苗木嫁接技工。
  每当农闲季节,安排好农事后,张鸣安等人就组团,跨省赴江苏、江西、福建等地嫁接果苗,传授技艺。由于技术好,嫁接的苗木成活率高,不少地方还多次邀请。在异地传授苗木嫁接技术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张鸣安说,刚开始每天5元,后来逐年提高,现在每天收入达300元,“嫁接主要看成活率,成活率高的嫁接技工一年有干不完的活。”
  张鸣安说,现在愿意干这行的年轻人不多了,“虽然嫁接技工工资逐年提高,与其他技工相比,工作累是最主要原因。老嫁接技工改行较多,不能满足现代高效农业发展需要,后继乏人。希望有关部门引起重视,加強农业技工的培训,挖掘行家里手,尤其是加強花果苗木技工的培训。”张鸣安说。
沈荣方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