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在衢州市衢江区横路办事处余氏家庭农场看到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露天橘园里,嫁接的新品种橘树上结满了果子;大棚内,新种的橘树一片绿意盎然。
“种橘多年,培育新品种推进柑橘产业转型升级是我赚钱的‘秘密武器’。”说起柑橘的栽培,负责人余耀飞笑了。
今年61岁的余耀飞是衢州柑橘产业的“老兵”。30多年来,他一直潜心研究柑橘品种改良,种植、管理技术也不断与时俱进。从创办衢县园艺场到组建合作社,再到家庭农场,创新转型的步伐从未停止。
早在1995年,农业部推广柑橘“天草”新品种时,他就想到了转型。
“柑橘品种改良的事宜一直在我脑中回旋。”2002年,余耀飞在十里丰和龙游石佛承包了两个橘园,组建耀飞柑橘专业合作社,带领100余户农户共同种橘。通过不断改良品种,合作社年销柑橘75万公斤以上。
“以前有不少人试种‘天草’,却没成功。”经验丰富的余耀飞有股不服输的劲头。2002年,他在龙游县的石佛基地开始嫁接“天草”。
“我一次性嫁接了4000株,面积100亩。”也许是基地的环境适合“天草”,到了第二年,结果证明他成功了。
余耀飞回忆,虽然接的树是成活了,但因为是第一次栽培,技术还没掌握,结的果子偏小,难销售。到了第三年,余耀飞终于掌握了它的生长习性,结出的果子不错,“想到好不容易栽培成功,我想卖个好价钱,就到上海闯市场。”由于“天草”的品质优,口感好,一下子打开了销路,加上衢州本地的销量,当年他靠“天草”这一品种就净赚20万元。
余耀飞说,2010年至 2012年,柑橘市场行情很好,仅“天草”一个品种每年就能为他带来100万元利润,“现在,这个品种一亩地产量1500公斤,市场上每公斤卖10到40元,效益也很可观。”
笔者看到,余耀飞的橘园就像是柑橘试验基地,“最多的时候,种植品种达到16个。”余耀飞自豪地说。
通过比对市场销售情况以及消费者的认可度,余耀飞分析说,目前,新品种除了“天草”,还有“春香”、“爱媛28”这两个品种的市场口碑也不错,且适宜当地种植,“春香”每公斤卖到30元。“因此,柑橘产业要转型,关键要选对适合市场的品种,才有出路。”
眼下,他将重点放在石佛基地“天草”的种植上,而在衢江则是办好家庭农场。“在农场,已嫁接了50亩的‘春香’,今年已挂果。”余耀飞告诉笔者,目前,他的农场里种有特早熟温州蜜柑“大分”、“春香”、“爱媛28”、“天草”等10余个品种,计划5年内,将农场建成一个椪柑精品园和柑橘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
胡宗仁 丰莉莎 徐锦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