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农机化

浦江:新型农机加大农业发展“马力”

无人机烟雾机齐上阵

  眼下正是防治葡萄叶斑病、霜霉病的关键期,不少种葡萄的农民都得背着很沉的喷药机给大棚里的葡萄喷洒农药。但在浦南街道宋溪村边的葡萄大棚内,笔者看到,与传统打农药的场景不一样的是,正在喷洒农药的张若元戴着防毒面罩,置身于一片浓雾当中。这是怎么回事,是机械出现故障了吗?
  对此,张若元解释说,这是他今年购买的新型喷药机——烟雾机在发挥功效。
  近年来,浦江县农业机械化发展加速推进,烟雾机、无人飞机等一系列农机化新技术正在大棚内或露天农场里得到应用,为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安全的现代农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烟雾机突破机械化植保“瓶颈”
“烟雾机工作时,发动机产生的水雾从喷管出口处高速喷出。从药箱内带出来的药液,与水雾混合后,瞬间被粉碎成很小的颗粒,高速喷出,排入空气中以后冷却形成了烟雾,迅速向四周扩散弥漫,看上去就像一片浓雾。”张若元说,使用传统的喷药方式,很多农药白白流失,并没有真正地发挥效果,而烟雾机形成的微小雾滴能够迅速粘附到作物上,不会流失,可以减少农药使用量。与此同时,使用烟雾机打药十分省时省力,每亩只需几分钟,可以大大减少打药的劳动强度,避免老式药泵用水量大、药管长、需多人操作等弊端。
  对于烟雾机的好处,张若元深有体会。“植保作业是农业生产中劳动量最大的环节。特别是葡萄种植,每年都要喷洒七八遍农药。植保作业是种葡萄农民最头痛的农事。”对过去的担架式喷雾机作业,张若元苦不堪言,他说,用担架式喷雾机至少需要2个人一起操作,一个人在前面操作喷雾机,一个人紧随其后拖动百米长的皮管,不出一会,两人就会被汗水和药液浸透。
  如今,有了这款新型的烟雾机,张若元轻松了许多。他说,烟雾机喷洒农药一个人就能独立完成。而且,一桶药液10分钟就能打完,他家的14亩葡萄田,只需要5桶药液,就算加上配药时间,个把小时就能把14亩地的药液全部打完。也就是说,一亩地,只需要4.3分钟,0.36桶药液。
无人机引领植保进入“飞时代”
  日前,在浦江县檀溪镇平湖村的上空,一架植保无人机在藕田上方,时而前进、时而盘旋、时而倒飞,机翼周围还喷出浓浓的水雾,覆盖了下方五六平方米的范围,既浓密又均匀。“农用无人机,别看个头不大,喷洒作业可是把好手。”县农机管理站负责人说,这是该县第一次使用植保无人机喷洒农药。人机分离,除了能够有效避免农户因长时间接触农药而中毒,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效率高,一个小时可以喷洒农药40-50亩地。而用最传统的人工喷药方式,一个人一天最多只能完成10亩地的喷洒作业。也就是说,植保无人机的工作效率至少是人工的40倍。
  对于这一点,藕田主人陈奕泉深有体会。“我的藕田一共是140余亩,去年,我一个人手喷洒农药,持续了半个多月,今年,农业部门帮我安排了这架植保无人机,2个多小时就喷洒好了。”陈奕泉说,用植保无人机喷洒农药,速度快不说,药液还喷洒得非常均匀。
  截至目前,浦江县共有5位农业种植大户购买了植保无人机。当日,听说有专业人员在平湖现场指导、操作植保无人机,他们都赶到现场学习、观摩。种粮大户朱根君表示,今年他也购入了1台植保无人机,但是因为无人机对操作要求比较高,所以现在他还在学习阶段,希望能尽快掌握技巧并将无人机投入使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