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消费

海外代购有风险千万别再被坑

  •   不知从何时起,海外代购已经占领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家用电器,小到牙刷牙膏,甚至是食品药品。然而,这些海外代购的东西安全吗?
    婴儿吃完代购奶粉狂吐
      消费者罗女士6月初成为了一名幸福的妈妈,然而近日,她45天大的宝宝却住进了医院。
      罗女士介绍,由于奶水不足,她通过网购平台找到了一名代购,以每罐165元的价格购买了6罐“德国爱他美”奶粉。“代购在微信上上传了一些视频,表示自己在德国生活,看上去十分真实。”罗女士说,代购再三保证奶粉是从厂家买来的,绝对保真。
      收到了这批奶粉之后,罗女士开始给宝宝喂食奶粉。然而,一天大便七八次的孩子突然便秘,一两天才一次,而且每次大便时小脸憋得通红。开始时,罗女士以为是宝宝上火所致,没想过是奶粉的问题。
      宝宝40天时,罗女士发现,宝宝开始吐奶了。“便秘了好几天之后,宝宝开始呕吐,喝完奶粉五分钟之后开始呕吐,有几次甚至从鼻孔里喷出来,晚上也睡不了觉,一直哭。”罗女士心疼地说,闹腾了几天之后,她带着孩子回到老家治疗休养。结果,医生检查发现,宝宝患上了严重的胆道堵塞,月子里已经退去的黄疸也复发了。
      7月21日,经过治疗,宝宝的病情好了一点。此时,罗女士开始怀疑奶粉有问题。随后,罗女士拿着自己买的奶粉和朋友买的同品牌奶粉进行对比,发现自己的奶粉结块严重,而且味道也不一样。
      随后,罗女士准备找代购了解奶粉的情况,可代购的微信已经把她删除了,网购平台也找不到代购的店铺了。
      当地消保委工作人员表示,针对罗女士的遭遇,必须经过权威的鉴定,才能确定奶粉是否存在质量问题。同时,该工作人员建议家长,购买奶粉时尽量选购可以联系上厂家的正规奶粉,买回家之后更应自己先行尝试,然后再给孩子食用。
    海外代购常见三种风险
      当代购成为一种职业,代购早已不是“帮你买”这么简单了。以下三种常见海外代购风险,海淘族要重点提防。
    风险1:奶粉换装
      也许你买的产品的确是漂洋过海而来,但它其实是“金玉其表,败絮其中”。代购太赚钱,在上面动脑筋的商家就多了。从产品造假,到换装“洗白”,再到转包“分销”,这个灰色产业链繁衍已久。
      一位在法国以代购为副业的温州人说:“我是做代购比较早的那一批了,那会儿代购的电商平台还没那么火,做代购的利润空间比较大,竞争也小。后来,代购越来越火,好多在法国的华人成立了代购公司,联合国内的商家开始做商品换装业务。很多标榜海外奶粉代购的商家,高价回收国外各种品牌奶粉罐。大家都猜得到这些罐子有啥用,拿一个是用来打版仿冒,回收大批罐子很有可能就是在国内装假货,然后再一批批运出去,最后从境外邮回来,就有了海外发货凭证和入境证明。反正假货成本低,邮费由买家买单,利润很可观。所以我们这种认认真真凭良心在法国做奶粉代购的人现在生意也不好做,几乎全靠多年来的老顾客和他们介绍的客人。”
      奶粉可以换装,那许多热销的、国内需求量大的产品想“换装”,模式也照样复制即可。
    风险2:山寨洋货
      相信大家都有类似的经历:朋友圈和微博上的代购族常常强力推荐某种产品,大多是护肤品或者日用品,宣称在某国多么火,每10个某国人有8个都用它。同时,贴出一堆用户反馈的截屏说这东西多么多么好,其产品简介上也是吹得天花乱坠,产品包装绝对的精美、高大上、全外文。这些代购在你朋友圈发一次两次,你不买。多发几次也许哪天有需求了,你就成了他的顾客。
      这些产品的价格大都在大众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在国内很有市场。
      许多留学生代购称,“常常有亲戚朋友发图片让我在国外帮他们找某某产品,说以前找别人代购的,听说在你们那儿非常火,以后找你买了。可是,我们逛遍超市、药妆店就是找不到,按说非常火的东西肯定很容易买到,最后我们发现,那些宣称的所谓国外产品,其实国外根本没有,全是杜撰出来的山寨洋货。”
      现在很多国人迷信洋货,也喜欢代购,许多厂家就抓住这个商机想尽办法从中谋利。有些国内卖得很火的洋品牌实际就是国货,还可能是国货中的假冒伪劣,国内消费者由于没有渠道求证商品真假或者迷信代购,最后买了山寨洋货也不知道。
    风险3:“厂家直销”或是假货
      由于常年宣传,觉得亚洲人的肤质用日、韩美妆更合适,所以中国人成为代购日韩化妆品的大户。然而,很多假的海外代购商品价格常常很低,他们会打出“厂家拿货”的招牌来取信买家,即所谓的不让中间商赚差价。“所有在韩国商场有专柜的护肤品品牌,都不可能以厂家名义给任何个人、私企供货。因为他们要保护专柜定价和产品信誉,有些畅销产品经常断货,根本不需要参与直销。”在韩国定居的张先生说,“除了护肤品,奶粉大量从厂家拿货更是假的,奶粉在境外许多地区都限购,根本不可能存在私人大批拿货。”
      可见,所谓“厂家拿货”很可能是假货批发商直接找渠道以低价分销。
    万珺 王心田
    链接
    如何防范朋友圈代购风险
      一、选择有保证的商家下单
      微信朋友圈中微商分为两种,一种是经过微信认证,提交了各种手续,交了保证金和开通了微信支付,相对正规,用户在上面购物更有保证;另一种则只需注册微信号,加到朋友圈就可做生意,风险较大。
      二、购买前核实商品“身份”
      为了防止高价买到“地摊货”,尤其是买自己不熟悉的品牌,代购前最好去网上查下商品“身份”,包括货号等详细信息。另外,请对方留下“购物小票”原件,谨防商品来路不明。
      三、选择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
      建议通过第三方平台进行支付,而不是直接给对方打款或者点击对方发过来的付款链接。一是防范木马病毒等,二是代购产品出问题后,在线付款记录截图也能成为维权的一个证据。
      四、保留聊天记录、交易记录等资料
      消费者在朋友圈代购遇到问题后,往往面临维权难、取证难的问题。这时候聊天记录截图、交易记录、汇款单据等都可以派上用场,用于维权。
      五、勿盲目代购药品等安全隐患大的商品
      据了解,目前代购商品正在扩张,从奢侈品到面膜应有尽有,甚至涉及到药品。而一些国外药品没有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审批,购买者服用出现问题后,很难处理,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