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打造山海相依的美丽农场

  □本报记者 王美华 见习记者 季颖
  一幢幢新式漂亮的排屋、一汪汪波光粼粼的水塘、一棵棵郁郁葱葱的脐橙树……走进三门县凤凰山农垦场,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样一幅景象。“几年前我们场里的情况可没现在这么好,职工住房条件也比较差,一直居住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造的老房子里。”说起农垦场的变化,场长陈邦亮首先说起了职工住房的改善。
  成立于1964年的三门县凤凰山农垦场地处三门湾健跳港北岸,依山傍海,资源丰富。农场占地4444.74亩,全场共有职工382人。曾经辉煌过的农场到了上世纪90年代,由于体制机制局限,经营一度陷入困境,巨大的经济包袱让农垦场发展步履艰难。
  转折出现在2008年。这一年,农垦场取消了实行14年之久的职工身份地政策,回收了全场在职职工及家属工的部分土地,实行统一管理经营,由农垦场统一对外承包,每亩土地收入由原来的1000元左右提高至3800元。截至2015年底,全场实现年经营收入500万元,职工在每个月从农场获得1500元生活补助的基础上,还可以在场外上班工作,这在保障职工基本生活的同时,也为农垦场的发展积累了资金基础。
  为夯实农垦场发展基石,该场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农场原本的主打水果是柑橘,1997年11号台风时,海水倒灌致使柑橘树大面积死亡,转而发展脐橙。”台州市农场管理站站长李小龙告诉记者,由于当地独特的气候条件,以及优良的种植技术,该场出产的三凤牌脐橙品质优良,多次在省农博会、全国农博会上获得金、银奖。
  为进一步拓展经营,该场在做好土地承包经营项目和农业生产的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引入龙头企业以及海水养殖育苗场等。比如三门县云岚茶叶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茶叶(绿茶)和各种袋泡茶生产、加工、销售的农业综合性公司,入驻农垦场后,依托农垦场独特的资源优势,公司业务发展很快。“公司今年与沃尔玛超市仅胎菊一类产品就达成了10万套的销售合同。”该公司负责人娄兆林介绍说。
  对于农场的发展前景,陈邦亮信心满满。他告诉记者,下一步,农场将按照“因地制宜,种、养、销、游结合”的原则进行产业布局,充分发挥农场平原、海港资源优势,围绕“闲”“野”“趣”主题,借力附近横渡及蛇盘旅游发展,通过3-5年时间,打造“美丽农场、富有农场、生态农场”,将农场建设成为具有鲜明三门特色的休闲农业基地,提升农场整体经济效益。
点评:
  该农垦场勇于改革创新,开启了新一轮产业转型发展和美丽农场建设的新征程。1600多亩的海水养殖标准塘提升改造,500余亩三门脐橙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围绕海水养殖特色景观潜力打造独特的现代海涂田园风情,集中新建农场职工安置房,改善农场道路、饮用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加固水库堤坝,营造库区优美风景等,这一系列二次创业的新举措,必定会让农场现代农业产业更具活力,让农场职工有更多的获得感。
方丽槐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