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乡村故事

村民细心呵护4年220多岁古樟树重获生机

  •   9月6日一早,家住慈溪市观海卫卫西村的村民陈成耀来到杜湖石湫头,看望湖边那棵长势越来越好的香樟树。临走时,他又打了两桶水给香樟浇了浇。“这棵香樟已经有两百多年了,之前快枯死了,我就想办法把树给救了下来。”
    湖边纳凉的古树快要枯死了
      陈成耀今年54岁,是土生土长的慈溪人,在当地经营一家灯具店。他从小就喜欢花花草草,平时热衷于公益环保事业。
      陈成耀说,因为他家住在杜湖湖畔,小时候经常去杜湖边玩,“这棵大香樟的主干很粗,需要两三个人才能合抱住。树冠有半亩地大。天气热了,大家没事的时候,都喜欢在树下纳凉。这棵大香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记忆。”
      大约是4年前的夏天,因为工作繁忙好久没有来过的陈成耀路过时发现,这棵古树慢慢地失去了原有的风采,部分根部还裸露在外。原来旁边建停车场时把根部附近的土挖掉并伤到了根系。特别是树干紧挨着一堵砖墙,古树的生长受到阻碍。再加上持续的高温天气,古树的状况进一步恶化。“这棵古树再这么下去,估计活不长,不能让古树就这样死去。”他当时就萌发了要保护古树的想法。
    自掏腰包抢救古树
      陈成耀是一个说干就干的人。当天他就开始行动。先是借来水泵,慢慢给大树浇水,一直忙了3个多小时。那年夏天,陈成耀就这样细心地养护着这棵古树。而古树经过一段时间的浇灌后,树叶渐渐变得翠绿起来。
      接下来的每个夏天,陈成耀都会留心观察,一遇到极端高温天气,便会去给古树浇水、除草。
      今年上半年,陈成耀觉得只是浇浇水、拔拔草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因为树旁的砖墙已严重影响了古树的生长,不少善男信女还在树边焚烧香烛。考虑到古树的位置以及砖墙的归属问题,陈成耀先后联系了当地村委、附近原有窑厂负责人以及镇相关部门,终于征得了相关方面的同意和支持。
      6月份,陈成耀出资雇了4个小工,奋战了两天,将紧挨树干的围墙拆除,并运来黄泥在古树根部铺了一层。为了让古树与环境协调,陈成耀还特地从附近小溪里挑来溪石在树根部围了一圈,四周用水泥进行加固,之后再铺上草坪,既对根部起到保护作用,又让古樟显得整体美观。
      经过一番修整后的大香樟有了很大变化,树旁紧挨着的红砖围墙没有了,裸露的树根也不见了,洞口被石块黄泥填实了,树干周围都是郁郁葱葱的草坪。
    大香樟被列入古树名木
    经过陈成耀4年的悉心照料,这棵大香樟已经恢复了生机,树干直径有1米多,远远望去,枝繁叶茂,十分抢眼。如今,大香樟还被相关部门列为慈溪市古树名木,保护牌上写着树龄已有220多年。
      这些年来,陈成耀已养成了一个习惯,每隔几天,就要到大香樟下看一看,如果发现什么情况,就赶紧想办法解决,就像照料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到它现在生长得很好,我心里感到挺欣慰的。”
      陈成耀说,当地还有部分大树因造房,河道砌坎等原因被毁坏,希望有更多的人来爱绿护绿,“树木和花草虽然不会说话,但它们也是有生命的。”
    边城雨 戎志虎
    陈成耀在古树边除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