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季颖
“1200亩胡柚园,疏果1.5万多公斤,制成胡柚片3500多公斤,每公斤收购价28-30元……”近日,趁着搬运胡柚苗的间隙,常山县大宝山柑桔合作社理事长彭国方给记者介绍起了今年合作社的收益情况。
果实还未成熟就有了收益,让常山的胡柚种植户欢笑不停,更让他们喜上眉梢的是日前胡柚片正式被纳入新版《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并有了一个新名字——“衢枳壳”。这意味着胡柚片能当作中药材合法在市场上销售。胡柚黄皮果是水果,青皮果是中药,胡柚片就是以胡柚小青果为原料晒制而成。
“过去没有合法的药用身份,衢枳壳的使用受到极大的限制,现如今,入了规范,可进军医药市场,能拉动当地胡柚产业的发展。”在浙江省中药饮片产业协会秘书长王志安看来,常山胡柚不仅是一种营养价值高的鲜果,还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具有药用价值。随着《省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省中药产业传承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的发布,浙江的中药产业发展态势良好,衢枳壳今后大有“文章”可做。
“衢枳壳”经济效益好,但是在生产销售过程中还需谨慎。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主任中药师郭增喜介绍说,“衢枳壳”目前只是以浙江标准收入在《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中,它作为药材使用还仅限于浙江范围内。而果农用来晒制成胡柚片的胡柚必需是青果,成熟的胡柚其药用价值会降低,会达不到药用要求,以7月采收的青果为佳。同时,当年制成的胡柚片当年使用为好,果农制成后要尽快卖给药品公司。
近年来,针对胡柚产业产品单一、附加值低等“短板”,常山县还通过坚持“基地化、标准化、分类化、营销网络化”,让每一个胡柚都成为最优的“金果”。
据介绍,常山县在大力提升胡柚品质的基础上,还把胡柚吃出了不同的花样。通过引进上海恒寿堂健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带动本地生产主体走精深加工之路,不断推陈出新,开发出果汁、果茶、囊胞、果脯、果酱等10余个系列产品,出现在农家乐、酒店餐桌上,摆在了超市货架上。
据悉,常山胡柚从过去的鲜果独大,到现在青果入药、加工成饮料食品,已实现了全果利用。“这过程中对胡柚竞争力提升最大的妙招在于发掘健康养生之效,并在产业链上全方位渗透。”浙江柚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小忠说,现在胡柚青果可以卖钱,残次果充分利用,深加工过后的养生产品价值倍增。胡柚皮提取物能加工成黄酮素、精油等产品,像精油就能卖到每公斤8万元的高价,已在国内保健品市场占据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