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3版:浙江畜牧兽医

宁夏吴忠利通区13.5万头奶牛一年“挤”出50亿元

  □本报记者 金国栋
  “利通区地处被公认为最适合奶牛生长的黄金纬度上,被誉为乳业的福地、奶牛的天堂,是伊利、蒙牛等乳业巨头的高端产品的奶源基地。”前段时间,记者在宁夏采访时,宁夏吴忠市副市长马玉龙向记者介绍起奶牛产业时信心十足。
  为了一探究竟,记者走进了利通区扁担沟镇五里坡万头奶牛生态养殖示范基地。在这里记者看到一块块牧场中牧草青翠欲滴,一排排标准牛舍鳞次栉比,一头头奶牛悠然自得。虽然没有见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观场面,但记者感受到,此时已经置身于一个“奶牛的国度”。
  近年来,利通区围绕打造宁夏奶产业核心区的发展战略,按照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健康养殖的发展思路,引进龙头奶企、广建生态牧场、狠抓质量管理,使奶产业规模扩张、升级上档,于是“五里坡万头奶牛生态养殖示范基地”就应运而生。
  段文海是这个基地内一家名为乐汇奶牛养殖合作社的奶牛场场长,据他介绍,他们这家2012年建成的养殖场流转有土地1.5万亩,存栏奶牛4500头,其中泌乳奶牛2100头,日产鲜奶7万多公斤,是伊利高端奶源供应商,年产值1.2亿元。
  “我们这个养殖场一共吸收了附近90位农民进场务工,在场里提供免费食宿的基础上,每人每月可以挣到两三千元。”段文海说。
  为加快畜牧业的产业化进程,利通区着力加快发展龙头企业,出台了多项扶持、壮大优势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在奶牛养殖园区建设过程中,以养殖户为主体,土地由乡村以农业临时用地进行置换,政府给予每个园区5万—30万元的补助;在新型奶源基地建设过程中,对规模牧场实行以奖代补,在土地政策上免收承包费10年,政府配套建设水电路等公用设施。
  在利好政策的支持下,一大批“段文海”不断涌进生态养殖示范基地。目前,全区已累计建成畜牧养殖园区(规模场)144个,奶牛存栏达13.5万头,鲜奶总产量25万吨。全区8家乳品加工企业日处理鲜奶能力1800吨,年生产各类奶粉10万吨,液态奶20万吨以上,年实现产值50亿元以上。利通的奶产业已成为富农增收的第一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奶产业的收入近3500元,约占四成。
  据利通区区委宣传部负责人介绍,为了从根本上转变畜禽养殖方式,优化产业布局结构,利通区大力推进以农牧结合、资源利用为主要特征的畜牧业生态化建设,通过推广科学养殖、标准化生产,加强奶牛养殖小区(场)粪污治理和规范化管理,控制和削减奶牛粪污总量,实现粪污治理减量化、无害化、生态化和资源化,加快发展生态畜牧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据该区农牧局负责人介绍,辖区内养殖场日产生粪污6000—8000吨,年产生粪污180万—200万吨,目前已全部实行干清粪方式进行粪污处理,集中堆放发酵后,被周边农田消纳利用。
  如今在利通区,奶产业发展实现了生态养殖良性循环、奶业资源高效利用的目标,走进每一处牧场都能看到奶牛养殖、良种繁育、防疫消毒、机械化挤奶、饲草料加工配送等标配设施及粪污综合利用辅助设施,奶牛养殖业已走上了现代标准化模式。奶产业已成为农户增收致富的新希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