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农博·集锦

青田田鱼“游”进杭城

  □本报记者 蔡希师
  本报讯 “早就听说过稻田养鱼这事,今天算是亲眼见到了。”在新农都会展中心展区内,有一个种着水稻的大水池,红色的、黄色的田鱼在水池的稻丛中欢快地游弋,水池前围满了参观的市民,这便是青田县展示的稻鱼共生系统。据青田县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游弋在稻丛中的百尾田鱼里,有一尾是40多岁的“田鱼王”。“这条鱼被称为‘稻田美人鱼’的‘田鱼王’,长75厘米,重13公斤,在田鱼界可是赫赫有名!”
  据记者了解,青田的稻田养鱼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如今,这一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不断得到发展,并形成独特的稻鱼共生文化。2005年6月,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并成为中国第一个世界农业文化遗产。
  近年来,青田县通过技术创新和生产方式变革,走出了一条“养鱼、稳粮、提质、增效、生态”的现代农业之路。“要改变以往的理念,转变经营思路,打造品牌,通过高端生态农产品的品牌经营,实现稻米与田鱼价值提升。”青田县农业局相关负责人张大勇告诉记者,希望通过此次浙江农博会,进一步提升青田稻田养鱼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产品销售。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