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七色土

锁园的那些事

  在外求学或者工作的人,最思念的就是故乡。我在外求学,继而又回到家乡工作,这对我与家乡的关系多了一层道不清的情感。
  我的家乡在金东区澧浦镇,镇里有个村庄叫锁园。今年正月里,当我走进锁园,我惊呆了,这已经不是我记忆中的农村,而是诗一样的地方,住着文明的现代村民。村中狭窄的小道干干净净,两侧白墙在历史的沉淀下透着青黑色。路的尽头出现一簇小红花,红得那么清澈,置身其中,放松的心灵又多出了一分喜悦。村内保留了大部分古老建筑,务本堂、怀德堂、忠恕堂、继述堂、亨会堂、严氏宗祠,似乎成了一个个文化的符号,令人肃然起敬。近几年,村里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将更多的文明添入在其中。古村落的弄堂里,有着中英文指路牌,农户的家中亦可寻到英文翻译的图文,走在路上,同行的老外也成为了这个村子里的一个个元素。
  夜幕降临,锁园却亮了起来,各色霓虹交相辉映,远处传来阵阵音乐,谁说广场舞是城里人的时尚,我们农村有更大的广场,村民跳得更有劲道。现在,锁园还有居家养老照料中心,有文化礼堂可以看大戏,老年人生活得有滋有味。之前,锁园还开展过“海外名校走进琐园”活动,这个小村子如今已经是国际研学文化村了。村子里有小酒吧,有蛋糕坊,音乐、美酒、咖啡、甜品,村民不出村子就能享用到这些。
  不仅如此,垃圾分类在锁园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家家户户门口都有两只垃圾桶:可回收与不可回收,村里还有垃圾分拣员呢,村民素质提高了,难怪整个村子如此干净整洁。“中国传统村落”“国家级文保单位”“国家AAA级景区”一一落户锁园。随着锁园的名声在外,一批批游客纷至沓来,农家乐、民宿都在锁园悄然开花。村民老严说,去年国庆节一天光打年糕就有6000多元的收入,而像老严这样的村民还有很多,我想这些年的变化最高兴的还是锁园的村民吧。
朱璞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