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灯笼高挂,屋檐下腊肉成串,欢笑声此起彼伏,德清筏头乡后坞村原生态的年味印象就这样拉开了帷幕。吃着农家饭,品着农家酒,享着农家乐,来做客人的我思绪万千。
和后坞村结缘始于一次踏青活动,这里空气清新、山抹微云,参天古木,鸡犬相闻,一切仿若回到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从曾经的空壳村到如今的省级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村支书项明亚感慨颇多。几年前,她把自家的老宅出租给了韩国的“80后”沈秀元和上海的“80后”许悠扬,经营起了“西坞里73号”“洋家乐”。“老宅空着也是空着,看着这两个年轻人有热情有想法,我们就当实验对象啦!”项明亚说,改建后的老宅保留了原有的木质结构,融入了中西元素,成了一幢可容纳20人住宿的双层小楼。没想到,曾经的农家院“变身”之后很快形成了一房难求的火爆场面。
原生态的环境,现代化的住宿和生活,让后坞成了都市人留恋的净土。走上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发展快车道的后坞人并没有满足。“游客来了,我们希望留住他的不仅仅是自然环境,还有我们的文化元素。”项明亚说。2013年,村里将建于70年代的大会堂改建成了现在的文化礼堂。整个礼堂展陈以传统后坞人的生活为主线,集中展示了当地村民的生产和生活。在这里,能体验山里人家的春播、夏作、秋收和冬闲,能感受山乡的晨光、暖阳和夜幕,最特别的还有那箍桶、竹编、炒茶工艺。“结合文化礼堂建设,后坞还建成了全县第一个村标准电影院。”项明亚说,对村民们来说,文化礼堂已经成了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生日、结婚、乔迁的宴请,送戏下乡、文化走亲、礼仪传习,还有乡亲们自编自导自演的文艺节目。对村民们来说,文化礼堂不只是展示馆,更是生活的舞台,精神的家园,将文明种进心田,将乡情融入节目,共同守望故乡这片热土。 陈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