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浙江气象

“看云识天气”的谚语

  千百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根据云的形状、来向、移速、厚薄、颜色等的变化,总结出丰富的“看云识天气”的经验,并将这些经验编成谚语,方便人们判断。这些谚语中有一大部分已被现代科学验证,并作了科学解释。
  1.“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钩钩云气象上叫钩卷云,这种云的后面,常有锋面(特别是暖锋)、低压或低压槽移来,预示着阴雨天气将来临。
  2.“炮台云,雨淋淋”。炮台云是指堡状高积云或堡状层积云,多出现在低压槽前,表示空气不稳定,一般8-10小时后将有雷雨降临。
  3.“江猪过河,大雨滂沱”。“江猪”是指一种云体支离破碎、活像一群群小猪仔或小羊羔的乌云。出现这种云,表明雨层云中水汽很充足,大雨即将来临。有时碎雨云被大风吹到晴天无云的地方,夜间便看到像江猪的云飘过“银河”,也是有雨的先兆。
  4.“棉花云,雨快临”。棉花云是指絮状高积云,像破棉花絮一样的云朵飘散在天空,大小不一,高低不匀。出现这种云表明中层大气层很不稳定,如果空气中水汽充足并有上升运动,就会形成积雨云,将有雷雨降临。
  5.“天上灰布悬,雨丝定连绵”。灰布云是指雨层云,大多由高层云降低加厚蜕变而成,范围很大、很厚,云中水汽充足,常产生连续性降水。
  6.“云往东,车马通;云往南,水涨潭;云往西,披蓑衣;云往北,好晒麦”。这是根据云的移动方向来预测天气阴晴的谚语。云向东、向北移动,预示着天气晴好;云向西、向南移动,预示着会有雨来临。云的移动方向,一般表示它所在高度的风向。
  7.“鱼鳞天,不雨也风颠”。鱼鳞天,是指天空中的云彩像鱼鳞一样排列在天空,在气象上称这种云为高积云。出现这种云,表明高层大气层不稳定,如果云层继续降低、增厚,说明本地区已处于低压槽前,很快会下雨或刮风。它多产生在低气压的前部,一般表示未来二十四小时后有低气压北上,天气将转坏,即使不下雨也要刮风。
  8.“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鲤鱼斑”指的是天上的云朵像鲤鱼斑那样,薄薄的,一小片一小片地分布在天上。出现这种云,往往处在由冷变暖的变性高压气团控制下,云层如果没有继续增厚,短期内仍是晴天。
  9.“乌云接落日,不落今日落明日。”指太阳落山时,西边地平线下升起一朵城墙似的乌云接住太阳,说明乌云东移,西边阴雨天气系统正在移来,将要下雨。一般来说,如接中云,则当夜有雨;如接高云,则第二天有雨。但如西边的乌云呈条块状或断开,或本地原来就多云,那就不是未来有雨的征兆了。
  10.“西北开天锁,明朝大太阳”。指阴雨天时,西北方向的云层裂开,露出一块蓝天,称“天开锁”,说明本地已处在阴雨天气系统后部,随着阴雨系统东移,本地将雨止云消,天气转好。
  11.“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在日出和日落前后的天边,有时会出现五彩缤纷的霞。日出前后在东方天空看到的称早霞,日落前后称晚霞。出现早霞,说明空中水汽充沛或有阴雨系统移来,加上白天空气一般不大稳定,天气将会转阴雨;傍晚如出现晚霞,表明西边天空已放晴,加上晚上一般对流减弱,形成彩霞的东方云层,将更向东方移动或趋于消散,预示着天晴。
李仁忠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