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文摘

第三代社保卡将发放 全面对接互联网大数据

  年内,第三代社保卡将在部分地区发放,届时,社保卡的功能更加强大,应用场景更加广泛。同时,传统以线下应用为主的社保卡将对接互联网和大数据。未来,随着越来越多地区的社保卡搭载民政、卫生计生、公积金、涉农补贴等服务事项,社保卡将实现一卡多用。
  我国第一张社保卡是1999年在上海发出的,目前社保卡已覆盖全国超过72%人口,发卡数超过10亿张。其中,约八成为加载金融功能的第二代社保卡。第二代社保卡不仅可代替原社保卡的功能进行医疗保险费用的刷卡结算,并且具有普通银行卡的金融应用功能。
  在此基础上,年内试点发放的第三代社保卡将加载“非接触”功能,相比第二代社保卡,通过这一技术改进,可以大大方便持卡人用卡,拓展应用场景。同时,传统以线下应用为主的社保卡还将与互联网和大数据深度融合,通过搭建社保卡线上服务平台,对接更多的社会服务渠道。
  试点城市武汉市社保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市民持第三代社保卡可办理各类政务业务,还可乘坐公交车、地铁,租借公共自行车,借阅图书,在超市进行小额支付。
  另一试点城市成都市预计两年内为全市参保人员全部免费换卡,同时建立“成都市人社数据开放服务平台”,第一批基于互联网的应用产品如“在成都”市民融合服务平台、人社APP、微信等将向社会发布并投入使用。参保人员可以经实名制认证后实现绑卡、查询信息、社保卡挂失、医院挂号、医保移动支付等功能。
  根据人社部提出的目标,2020年之前,实现“互联网+人社”多元化、规模化发展。依托社保卡及持卡库,构建全国统一的个人身份认证平台,提供线上线下综合身份认证手段,形成实名制验证能力,做到“单点登录、全网通办”。
(据《经济参考报》 李唐宁/文2017年6月2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