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金国栋 文/摄
6月13日,在桐乡市湖羊庄园举办的全省湖羊全混合日粮技术推广及牧旅创建培训班现场,来自内蒙古的师傅,演绎着精湛的烤全羊技术,引来市民和与会者的拍手称赞。让市民吃上烤全羊,也正是我省牧旅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全省各级农业部门将湖羊产业振兴作为畜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举措,综合应用行政推动、科技支撑、市场运作和依法治理等手段,通过实施提质增量、秸秆换肉、种业提升、精品培育等“四大行动”强力推进湖羊特色产业转型提升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自2013年启动实施全省湖羊产业振兴计划以来,湖羊的种业水平及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这个拥有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产业,如今已成为全省畜牧业转型提质的排头兵。
发展驶上快车道
湖羊,其羔皮被誉为“东方软宝石”,由于耐粗饲圈养、耐高温高湿、一胎多羔、生长快速、肉质鲜嫩等特点,近年来湖羊产业发展驶上快车道,并不断向全国辐射。
据省畜牧兽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省湖羊产业立足结构调整,发展明显提速。在调减生猪饲养量同时,立足优秀畜禽种质资源,突出发展湖羊特色产业,满足消费者多样性需求。截至2016年底,全省湖羊饲养量增加到245万头,比实施全省湖羊产业振兴计划实施前增长11.05%,其中湖州市饲养量达72.37万头,增长28.27%,杭州、丽水等地湖羊存栏比重从不足1%增加到了15%。此外,湖羊规模化养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全省湖羊存栏10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已达120家。
农牧结合更紧密
生态消纳,羊粪变废为宝,如今成湖羊养殖户们的共识。作为食草型动物,湖羊更大的生态价值,体现在对秸秆资源的利用上。湖州南浔南元里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浙大教授的技术支持下,独创了“秸秆-青贮料包-湖羊”的种养结合模式:回收周边农户和粮食功能区的稻草、油菜秸秆,切碎揉搓后与新鲜牧草、菇渣、番薯渣、豆腐渣等混合,再配合金针菇、杏鲍菇等生物菌种进行压缩打包,不光让湖羊在冬春两季也能吃到青饲料,还使每只羊的养殖成本降低了100多元。
据悉,近年来,全省各地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等特色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探索秸秆喂羊、种草养羊新技术,形成了一大批农牧结合、资源循环利用的新模式,如长兴芦笋秸秆喂羊、临安笋壳喂羊等,有效减少了秸秆焚烧现象,年循环利用秸秆约300万吨,大大提高了农业废弃物资源利用率,使农牧对接更加紧密。此外,省内食品工业的大部分渣滓料、下脚料等用作湖羊饲料,既开发了廉价饲料资源,又减少了环境污染,有效缓解了人畜争粮矛盾。
养殖户腰包鼓起来
这几年,在湖羊价格波动的局面下,桐乡市湖羊庄园负责人王红飞来了一招急中生智:去年开始,在原先卖羊的基础上,他卖起了真空包装羊肉。“我们的‘香当赞’羊肉,现在已经在淘宝、微信平台等线上渠道销售,在线下则已经卖到了乌镇景区和各大高速公路收费站。”王红飞说,一斤装的红烧羊肉真空装售价98元,在江浙沪地区,他们还推出了一款750克装的砂锅羊肉,这两个深加工产品销量见涨,每天平均需要消耗10只羊,带来的利润也比直接卖羊翻了一番多。此外,还推出了烤全羊等特色项目,实现湖羊效益的最大化。
在养殖户动足脑筋的同时,政府也在不遗余力地支持湖羊产业。据悉,2015—2017年省里每年安排近1000万元用于扶持湖羊产业,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扶持存栏500头以上规模羊场提质发展。全省目前已累计创建湖羊标准化示范场30家,存栏100头以上规模养殖比重达58.6%,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规模湖羊场自动饮水、喂料、刮粪和青贮饲料加工等设施设备推广应用面迅速扩大,设施化水平明显提升。
各地也通过打造特色品牌,提升综合效益。通过与湖羊文化有机结合,不仅展现了湖羊的特色魅力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而且有效的推动湖羊品种选育,加强了地方品种保护与开发利用,在推进一产稳步发展的同时,各地积极探索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产业溢出效益显著提高。
王红飞告诉记者,他看好文化结合的路子。“庄园分成养殖区、体验区和羊文化博物馆三块,体验区打造成类似蒙古草原的模式,既可以烧烤,也有滑草等娱乐项目。”他说,在羊文化博物馆里,把当地的湖羊文化做一个展示,让游客不光可以品尝地道的羊肉,也能对湖羊的历史文化有所了解。
湖羊养得好,品牌也很重要。据悉,目前“桐乡湖羊”,“湖州湖羊”分别获得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为我省湖羊品牌走向全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吕蒙烤羊”、“天目羴”、“怡辉湖羊”等品牌也崭露头角。据企业介绍,通过品牌销售,一头湖羊的利润比常规销售渠道的利润增加2-3倍,可有效应对当前湖羊价格下滑,效益大幅缩水的困境。
种羊阔步“走出去”
目前,全省共有湖羊种羊场29家,包括2个国家级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3个省级原种场、4个一级种羊场和20个二级繁育场,供种能力达到5万多只,产业振兴计划启动以来种羊销省外达3万只以上,覆盖新疆、甘肃、河南等29个省份。尤其是,湖羊已成为我省农业援疆的“主力军”。省农业厅配合援疆指挥部,指导阿克苏地区及库车、柯坪等县建设总存栏3.3万只的湖羊种羊繁育基地,帮助其引进6000余只湖羊种羊;帮助阿克苏建立浙江-阿克苏畜牧技术实训基地,培训培养畜牧干部和养殖户1000多人次,为当地湖羊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湖羊援疆已成为浙阿两地合作与交流的友谊桥梁。桐乡市湖羊庄园羊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