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署名为农兴的作者在《经济日报》撰文说,近日,中国化工集团宣布完成收购瑞士先正达公司的股份交割。先正达拥有的转基因技术引起了人们对转基因的再次关注。笔者认为,对待转基因不能“谈转色变”,要区分科研、产业化、行业管理等不同情形,研究上要大胆,坚持自主创新;推广上要慎重,做到确保安全;管理上要严格,坚持依法监管。这样才能使这项生物新技术实现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价值。
当前全球转基因研发势头强劲,研发对象涵盖至少35个科、200多个种;研究目标由抗虫和抗除草剂等传统性状向抗逆、抗病、品质改良等拓展。我国科研人员利用基因技术,也在培育抗虫棉、抗虫玉米、耐除草剂大豆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然而,由于科学素养的局限和信息交流的不畅,一些人对转基因技术产生了认识上的误区,甚至“谈转色变”。事实上,经过严格科学评价批准上市的转基因产品其安全性和传统食品是等同的。目前,我国政府批准可以在国内商业化生产的转基因农产品只有棉花和木瓜。
从国际上看,随着转基因技术研究不断深入,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规模也不断扩大。从我国现实来看,转基因技术的推广应用要遵循以下原则:严格开展安全评价和安全管理,获得生产应用安全证书;按照非食用、间接食用、食用的路线图,首先发展非食用的经济作物,其次是饲料作物、加工原料作物,再次是一般食用作物,最后是口粮作物;充分考虑产业的需求,重点解决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抗病抗虫、节水抗旱、高产优质等瓶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