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论坛

如何让“江山绿牡丹”香飘更远

  □柴珠根
  站在“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的历史新起点上,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坚定了我们抓好茶产业的信心和决心,也让我们对如何让“江山绿牡丹”香飘更远有了更多思考。
  江山是“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全国十大魅力茶乡”。全市有规模茶园5.1万亩左右,2016年茶叶总产量2100吨,产值1.58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1150吨,产值1.34亿元。要真正将我们的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实现茶叶产业长远发展,必须进一步凝聚共识,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的绿色理念,坚持绿色价值取向,继续把茶产业作为富民产业,引导群众算好“经济账”与“生态账”、“眼前账”与“长远账”的关系,以“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提升品质、提高效益”为原则,按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持续推进茶叶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提升茶叶产业的经济收入水平。
  建设生态同步的“绿色茶园”。以现代农业为出发点,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推进生态茶园、美丽茶园建设。每年争取市财政安排一定的资金,扶持建设1至2个“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功能多元、产品优质、管理规范”的生态茶园、美丽茶园,引导建设一批茶庄园、茶博园、茶主题公园,争创名茶特色小镇。通过几年努力,建设3到5个集现代农业展示、茶叶采摘、生态旅游观光、特色茶文化体验为一体的养生休闲观光绿色茶园,真正让游客在茶园中感受“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体验“城市农夫的全新滋味”。
  打好生态领先的“绿色品牌”。按照集聚发展的思路,牢固树立质量兴茶、绿色兴茶、品牌兴茶的理念。规范“江山绿牡丹”茶公共品牌的准入、使用、管理,建立健全品牌保护机制和使用体系。积极举办“江山绿牡丹”开茶节,坚持每年参加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浙江农博会,在市外茶叶主销区举办大型茶叶展销宣传推介活动,为企业搭建更多、更好的宣传展示平台,提高“江山绿牡丹”公共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要引导企业加强自主品牌建设,鼓励企业参加有影响力的各类茶叶节会展会、茶叶评比等活动,加强产销对接,加大品牌推介力度。实施茶叶产品质量提升工程,全面推行茶叶标准化生产,大力推进茶树良种化普及,推行茶叶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推广茶树绿色防控技术以及茶园统防统治工作,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茶园,提升“江山绿牡丹”茶品质。
  挖掘生态融合的“绿色文化”。茶旅融合是今后的一个发展方向,人们越来越热衷于体检式消费、体检式旅游。要积极做好生态旅游结合文章,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园(点)创建为契机,建设以“观茶园、学采茶、看加工”等为主题的休闲农业观光旅游区,实施多元化发展,拓展茶叶产业链。茶旅融合离不开茶文化建设,要注重挖掘“江山绿牡丹”茶悠久的历史文化,挖掘茶文化的内涵,提高茶叶知名度。尤其是一些发展较好的企业,要鼓励其在产品形象设计、包装、命名、广告宣传等方面突出浓厚的文化和地域色彩。增强现代服务业在茶产业发展中的融合度,以第三产业的先进管理理念和营销手段推进茶产业创新发展。积极开发以茶为主题的系列茶菜肴、茶点心、茶工艺品、茶日用品等,同时开展诗茶歌舞、绘画、书法、摄影创作比赛以及茶道表演等茶文化活动,真正把“江山绿牡丹”茶的资源优势、品质优势、品牌优势和江山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融合转化为竞争优势,努力促进一二三产业绿色融合发展,全面提高江山茶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让“江山绿牡丹”茶香飘万里、致富万家。
作者单位:江山市农业局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