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论坛

加快葡萄产业发展的若干思考

  □陈新全
  滨海镇作为温岭市的农业大镇,近几年以葡萄为主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发展迅速,2016年全镇大棚葡萄种植面积达到2.25万亩,年产量3.5万吨,年产值3.37亿元,有“中国大棚葡萄之乡”的美称。
  虽然具有产业基础浓厚、农旅融合较好、区位优势明显、龙头引领较强等优势,但从长远看,滨海镇葡萄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短板。一是品牌建设力度有待提升。滨海镇虽已培育了“滨珠”“约翰”等多个省内知名农业品牌,但近年来葡萄品牌建设力度有所下降,区域品牌影响力略有下滑。二是经营主体产业链不强。滨海镇葡萄产业虽然体量庞大,但仅有5家生产销售型的龙头企业及合作社,缺乏加工流通型的骨干企业,对葡萄产业链的延伸尚未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三是智慧农业发展相对薄弱。葡萄种植仍以传统技术为主,环境控制设施、远程监控系统、物联网技术等在葡萄生产领域尚未得到广泛应用,与实现农产品智能化、自动化和精准化生产仍存较大差距。
  结合滨海镇葡萄产业发展的情况,笔者认为,葡萄产业应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努力。
  1.着力延长葡萄产业链条。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契机,加快转变葡萄产业发展方式,多途径延长葡萄产业发展链条,促进葡萄特色产业健康发展。
  一要适度扩大葡萄生产规模。以提高市场竞争力为中心,以科技创新为动力,通过改良品种、优化结构、提高品质,做强葡萄产业。创新葡萄种植模式,进一步推动设施增地,建设标准化大棚、玻璃温室、智能温室等高效设施,实现“提质、避灾、增效”;加快光温水等环境控制设施、远程监控系统、智能数控等先进装备和遥感、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在葡萄生产领域的推广应用;以葡萄残枝利用和生态农业示范园后续生态化有机利用等为载体,集成推广“葡萄—食用菌—葡萄”“葡萄—食用菌—马铃薯”等资源化利用模式。
  二要培育发展葡萄加工技术。大力发展葡萄初加工,改善葡萄等优势农产品的贮藏、保鲜、烘干、清选分级、包装等设施装备条件,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探索发展葡萄深加工,推进葡萄汁饮料、葡萄脯、葡萄籽、葡萄油、葡萄醋等产品深加工,为葡萄品种拓展以及市场风险防范提供基础保障,促进葡萄多层次、多环节转化增值。
  三要逐步完善商贸物流体系。继续鼓励订单农业、经纪人营销等流通模式发展,推动完善“农贸一体、产销结合”的现代农业产业链。积极发展农业会展经济,支持葡萄等优势农特产品借助国内大型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进行销售,建设区域冷链物流配送中心,打造融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于一体的葡萄集散中心。
  2.积极推动农业功能拓展。充分挖掘农业文化遗产等各类资源,推进葡萄产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等产业深度融合,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加强与观光旅游的结合,引入体验、休闲、创意等新的产业形态,打造以葡萄采摘为主的农业休闲观光模式。加强与文化科教的结合,结合历史文化传承、特色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延伸农业文化传承功能;积极开展农业科普教育,将农业生产栽培技术、农产品加工制造工艺、农产品营养知识等以趣味性、知识性和教育性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形式展示给游客。
  3.推进品牌化标准化建设。加大对品牌葡萄的培育,扶持经营主体创建国家级、省级品牌,致力形成一批葡萄品牌。进一步完善修订葡萄生产、精深加工、贮藏保鲜、灾害防控等重要环节的操作规程和地方标准,建立健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农业标准体系。
  4.完善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引进培育优质高产、耐储运、鲜食加工兼用型葡萄新品种,遴选推介一批主推技术和生态高效模式,提高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覆盖率。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定葡萄质量安全监管方案和监测计划,实现葡萄质量安全可追溯。
  作者单位:温岭市滨海镇政府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