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岁的小宝禅,是温州市文成县小有名气的“明星”。从3岁登台表演开始,几年来,小宝禅在绘画、舞蹈、语言类等各类全国比赛中都拿了不少大奖。可是,这个人见人爱的小姑娘却是一名弃婴,没有户口。无户口人员落户政策出台后,小宝禅终于落了户,上了学。
欲送孩子上学 无奈却没户口
文成县樟台乡的山上有一座古刹“万明山寺”,主持师太今年50多岁,出家20多年,一直生活在寺里。樟台乡有位姓祝的女士,多年来在寺里修行。
2009年2月11日凌晨4点多,祝居士在寺里做完早课,隐约听到孩子的哭声,循声找去,居然在寺庙门口发现了一名放在篮子里的婴儿。由于山区消息闭塞、法制观念淡薄,师太和祝居士当时并未报警,心存善念的她们收养了婴儿,取名宝禅(化名)。
寺院经济拮据,刚收养时,小宝禅只能吃米糊米汤。小宝禅身体不好,三天两头送医院,但在师太和祝居士的悉心照料下,她的身体渐渐健康起来。
一天天长大的小宝禅慢慢显露出才艺天赋。县城里不少培训机构主动向她敞开了大门,不仅不收学费、免费提供伙食,还积极帮助孩子报名参加各类比赛。小宝禅也不负众望,多次在全国性幼儿比赛中获奖,成了当地有名的“明星儿童”。
眼看小宝禅就要到上学的年纪,师太想让她去学校念书,去办户口时才发现存在大“难题”——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师太私自收养小宝禅的行为属非法收养,按照非法收养落户的相关条例,需要把小宝禅送到福利院,再落户到福利院所在地的派出所。但当地没有社会福利院,最近的福利院在瑞安。这下,不仅师太不同意,小宝禅也不愿意了。
民警帮忙跑腿,孩子终于落户
2016年9月,温州市公安局发布《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操作细则》,其中对“未办理收养手续的事实收养无户口人员”作了专门规定:对于经民政部门审核,当事人私自收养弃婴(儿童)不符合收养登记条件的,可以转递县级公安机关,由落户地派出所调查核实后,报县级公安机关审批,凭相关材料办理常住户口登记。
文成县公安局户籍管理大队的民警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师太。第二天,师太就带着小宝禅找到了属地的大峃镇派出所,户籍民警王军洁接待了她们。
小宝禅要办户口,就要证明她不属于被拐卖或失踪儿童。然而,由于当年师太没有报警,这个问题的调查难度可想而知。王军洁询问了当时的见证人、附近村民等,确定了师太她们捡拾弃婴的事实并做了详细笔录,祝居士再到村里及镇里开具相关证明,确认小宝禅和师太、祝居士没有亲属关系。同时,王军洁还取得了7名周围邻居的证明材料。
为了证明小宝禅是抱养的,王军洁与小宝禅、师太、祝居士一起到温州医院进行DNA鉴定,确认她们之间没有血缘关系。随后,他又联系公安部门鉴定中心进行比对,证实小宝禅不属于被拐卖、失踪儿童。
其间,因为孩子已经到了入学年龄,公安部门还主动联系学校,暂时让小宝禅先开始小学生活。
经过一系列调查取证,王军洁很快将小宝禅申请户口的各种材料准备妥当。随后,他还拿着材料到相关领导处汇报情况,希望鉴于特殊情况和孩子马上要读书的实际情况,尽快为小宝禅落实户口登记。
由于小宝禅不能随师太落户在寺庙,经民警协调和户籍部门集体会商研究决定,小宝禅最终落户在祝居士户内,与户主关系为非亲属关系。近日,王军洁终于将刚办好的户口本送到了小宝禅手中。 陈佳妮 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