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草菇上市的季节,日前,笔者到庆元县草菇产量最大的村淤上乡石坝村了解草菇长势。该村菇农鲁尚成有30余年的草菇种植经验,可以说是庆元县内种植草菇的“元老”,从最初室外栽培到现在室内栽培,技术不断革新,产量也不断创新高。
“现在草菇销量很不错,当天采摘的基本上当天就能卖完,这几个月已经卖了1250多公斤的草菇。”当天,跟着鲁尚成的脚步,笔者来到种植草菇的农舍门前,只见门口垒了好几堆作为原料的草垛。掀开农舍门口的棚膜,阵阵热气扑面而来,在菌床架上则摆满了一团团浸过水的稻秆。鲁尚成说,草菇一般采用室内栽培的方式,所以选择种在村内的废弃农舍里。此外,草菇的生长环境需要较高的温度,而且稻秆也经过水蒸气消毒,所以环境比较闷。
进入农舍,鲁尚成便忙活起来,开始采收长成的草菇,他说,稻秆上面一个个白色小点就是草菇,一般撒上菌种后10天出菇、15天可以采收,成熟周期非常短。“草菇之所以受欢迎主要在于‘鲜’,因此,草菇一般是当天采摘当天就销售一空,有时候甚至供不应求。”鲁尚成告诉笔者,他总共用了15间农舍种植草菇,目前的批发价是45元/公斤左右,遇上生产旺季,一天能卖出50多公斤草菇,收入有2000多元。“草菇除了‘鲜’这一特点外,种植技术也较难把握,县内、市外种植的人较少,在市场上很有优势,所以草菇价格一直较稳定。”鲁尚成说,从目前的长势和市场行情来看,今年将是一个丰收年。 吴继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