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浙江“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实施方案提出

发展低碳生态农业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本报记者 杨凌紫
  本报讯 日前,省政府发布《浙江省“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为确保完成“十三五”国家下达我省的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目标任务,农业领域要通过发展低碳生态农业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实施方案》从农业生产多个方面提出了要求。深入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加快推进有机养分和高效环保农药替代、测土配方施肥、新型肥料应用,减少农田氧化亚氮排放,到2020年农药、化肥使用量比2015年减少5%;选育高产低排放良种,改善水分和肥料管理,有效控制甲烷排放;深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实现畜禽养殖污染物全收集、全处理、全达标,严格落实生态畜牧业发展规划和畜禽禁限养区;深入实施千万亩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加大商品有机肥施用、秸秆还田、绿肥种植等技术推广,改善耕地地力,粮食生产功能区内一等田比例达50%以上;推进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到2020年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整治达标率达100%,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
  在农村生活方面,《实施方案》提倡低碳生活方式:一是创新城乡社区生活垃圾处理理念,推进垃圾资源化利用,提高废水废弃物处理和循环利用水平。逐步实现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加强城乡垃圾源头分类和统一收集,构建收集、利用、处理相衔接的收转运体系,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推进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发展垃圾焚烧和甲烷发电,减少垃圾处理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二是倡导城乡居民低碳消费,树立绿色低碳的价值观和消费观。摒弃粗放型餐饮管理方式,实施餐厅环保节能改造,推行“光盘行动”,推广普及节水、节能器具,强化阶梯水价、阶梯电价、阶梯气价的运用,倡导低碳装修,反对过度包装,鼓励民众采用低碳出行方式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