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炎炎,在新昌县回山镇的万亩茭白田中,时常能看到一个年轻人和农户们一起采收茭白。他就是新昌县惠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秋华。
30出头的杨秋华在父辈的影响下,依托新昌县回山镇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在新昌县回山茭白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成立了新昌县惠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短短3年间,公司种植基地从最初的30亩扩展到现在的300亩,茭白亩产量从原来的1000公斤不到增加到现在的1500公斤,茭白从当初的滞销到现在成功进驻大型超市,年销量高达37.5万公斤,年销售额超150万元,带动了周边5个村300多农户共同致富。
为卖茭白走上创业路
杨秋华以前在新昌县城一单位做临时工,每次回到老家回山宅下丁村,看到父辈们为辛苦种植的茭白卖不出去而发愁时,心里很不是滋味。后来,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辞职回家,把家乡的茭白产业做强做大。2014年,他找来9个茭白种植大户,合资100万元注册了新昌县惠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第一年因为销路没有打开,缺乏保鲜技术,从农户那里收购来的茭白烂了很多,致使公司亏损5万元。这个数字对于刚起步的公司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杨秋华说,为了破解这些难题,他已经记不得那时自己跑了多少部门,联系了多少客户,找了多少路子。功夫不负有心人,2015年,基地选送的回山茭白在全省精品果蔬展销会上斩获金奖,同年,公司被认定为县级农业龙头企业。2016年,公司新建一座500立方米的保鲜冷库,同时购买了一辆冷藏车,从而延长了茭白的保鲜期,为品牌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公司相继与浙江供销超市有限公司、杭州市世纪联华超市、绍兴市老百姓超市、绍兴市菜易购等公司达成合作,销量逐年攀升。今年受连续高温影响,茭白产量与往年相比有所下降,但茭白价格稳中有升,收购价每公斤在6元左右,每天销售量在2000公斤以上。
用质量赢市场
杨秋华深知赢得质量才能赢得市场。销售渠道和保鲜难题基本解决后,杨秋华把攻关重点转向茭白质量。他笑着说:“产品好不好,客户说了算。只要质量好,不怕没人要。”在把好质量关方面,杨秋华舍得投入,不怕花钱。他说:“我家的茭白施的是兔粪等有机肥,除虫不施农药,用的是杀虫灯和性诱剂捕虫器,单是购买肥料和设备,每年少说也要5万元以上。”村里的一些种植户起初不理解他的做法,觉得他投的都是冤枉钱,但看到他的茭白在市场上越来越走俏,便纷纷开始效仿。
尝到甜头后,杨秋华索性放开手脚大胆干,推广应用茭兔共育模式,茭白叶提供给獭兔场喂兔,獭兔场的兔粪提供给种植户种茭白,形成了生态循环的新型农作模式。同时,建立微信二维码质量追溯体系,通过张贴二维码到产品包装上随市销售,实现追溯信息有效传递,推动农产品标识化、品牌化销售。目前,公司已被认定为浙江省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单位、绍兴市第一批菜篮子基地。
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
认识杨秋华的人都说,他是个上进的小伙子。对此,杨秋华说,当年他一头扎进茭白田,并不是年轻人的一时冲动,而是因为他的根在这里,在这个生他养他的一方水土里。他说,要做好农业,做强产业,单靠一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也不是靠蛮力能够解决的,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身水平。
从2015年起,杨秋华多次参加省、市、县安排的各类专题培训班,如浙江省蔬菜产业带头人知识更新培训、浙江省高层次新型职业农民——示范性家庭农场主知识更新培训、浙江省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训、绍兴市农村信息员培训、新昌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新昌县农产品质量与电子商务专题培训等,在培训班上与农技专家和蔬菜种植户们线上线下共同探讨交流种植、产销等问题。
2016年,杨秋华获得新昌县农村十佳杰出实用人才称号。他说,这些年时刻提醒不要忘记自己当初创办公司的初衷,成绩只代表过去,接下来要紧紧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狠抓品牌建设和基地设施建设,创新茭白产业经营模式,在3年内完成茭白深加工实现产业链延伸,同时通过电商把更多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 杨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