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观点

把乡村绿色资源变为财富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副主任胡存智在《光明日报》撰文说,贫困地区虽然经济基础薄弱、产业发展缓慢,但生态环境往往很好,实现绿色发展具有后发优势。在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跳出传统工业化发展思维,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非物质文化和绿水青山等资源优势,贫困地区就有可能探索出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绿色发展之路。
  贫困地区实现绿色发展,需要特殊政策的支持,比如探索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扶贫不仅是从经济角度帮助贫困地区增加投入、改善基础设施,更应站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高度,从促进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将贫困地区的生态资源视作稀缺的资源储备,探索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有效衔接国家扶贫政策与生态保护。可以探索建立市场化的环境补偿机制,并设立专门针对贫困地区的绿色发展引导基金。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严格的环境标准,构建环境补偿市场,设计出不同的环境交易产品。
  此外,要大力推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把它作为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投资,着眼于打造面向未来的数字经济,为其发挥后来居上的优势创造条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