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产业

种植效益不错 市场前景可期

嘉善无花果产业方兴未艾

  •   □本报记者 李曜清 通讯员 凌微
      本报讯 近日,记者在嘉善县干窑镇长生村的果宫家庭农场看到,农场主董福观正在接待一批来自上海的自驾游客。“最近这段时间,上海、杭州和嘉兴一带的游客很多,都来采摘无花果。”董福观一边招呼游客一边笑着告诉记者,除了现场采摘,大部分鲜果直接供应嘉兴当地的水果市场,然后进入菜场和超市销售,“农场种植了110亩的无花果,同时也种蜜梨、樱桃和枇杷等水果。”
      董福观告诉记者,2015年底他从杭州辞职回到嘉善,花了几个月时间做了大量的行业摸底和市场调研,“我当初也考虑过养殖小龙虾,后来经人介绍,种植无花果效益很好,而且浙北一带种的人比较少,但市场需求蛮大。”2016年初,董福观花了很大工夫在长生村流转了100多亩土地,投入40万元引入了6万株无花果种苗,再投入10万元购买有机肥料和专业的打桩机,农场正式开张。之后,董福观和妻子开始忙活起来,农场还雇了十多个人进行施肥、定芽、采摘,2016年当年就收获了55吨无花果。如今,经过一年的摸索和提升,农场今年的无花果产量大幅提升,基本保持在亩产1500公斤以上。“最近这段时间,为了保证无花果新鲜度,农场临时又雇了几个短工半夜采摘,早上一大早就把鲜果送到水果批发市场,市场批发价能达到每公斤10元左右,经济效益十分可观。”董福观告诉记者。
      干窑镇农技服务中心专家於友根经常到董福观的“无花果农场”进行现场指导。据他介绍,无花果的采摘时间相当长,从7月下旬一直可以持续到11月中旬。目前干窑镇一带主要种植的品种叫“玛斯义陶芬”,也被称作“加州红”,是一种从美国引进的新品种,具有个头大、甜度高等优点。无花果除了要人工扑捉天牛外,基本不发生病虫害,可以做到有机种植。
      对于农场将来的发展,董福观心中自有一幅蓝图。他对记者说,接下去他将花大力气改善农场的环境,增加景观设施和停车区域,吸引更多的自驾采摘游客过来。在此基础上,他打算打造自家的无花果品牌。在拥有品牌之后,就可以顺势推出一系列的无花果深加工产品,比如无花果果干、果汁饮料、酵素等等。
      据初步统计,作为新兴产业的无花果,目前在嘉善全县种植面积有近500亩,按照亩产2000公斤测算,年产量可达1000吨。嘉善县农经局林业蚕桑站副站长芮利刚告诉记者,嘉善无花果产业虽然刚刚起步,但是发展潜力很大,市场需求十分旺盛。目前嘉善已经形成了以干窑镇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乡镇的产业发展格局,农技部门将积极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推动无花果这一“幸福果”产业在嘉善落地生根,发展壮大,带动果农致富。
    董福观在查看无花果生长情况。本报记者 李曜清 摄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