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创业没资金、缺项目、少场地,怎么解决?台州在校大学生组成的全国首家大学生专业合作社,让这些难题迎刃而解——
大学生创业,从这里起步
近几年,为扶持年轻人创业,政府、学校以及社会各界纷纷助力,创业优惠政策不断出台,针对学生的免费创业培训相继推出,创业教育纳入职业院校的教学规划……自主创业,逐渐成为许多学子的选择。
但面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热潮,亦有不少人质疑:没钱、没人脉、没经验的大学生能创业吗?
为此,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启动了“花园中心”创新创业项目,该项目主要由在校大学生组成的专业合作社——黄岩一冉花果专业合作社负责。“我们是全国首家在校大学生专业合作社,‘园艺+创业孵化器’项目是专门为在校大学生打造的‘实践+创业’平台。”黄岩一冉花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赵磊磊说。
为学生创业铺好前期路
在台州科技职业学院“花园中心”的绿植区块,可以找到品种丰富的蝴蝶兰,无土栽培的蔬菜,以及多肉盆栽、植物景观等。看上去似乎和普通的花卉市场有点相似,但经营者完全不同,这里的“店老板”全都是台州科技职业学院的在校学生。
为什么建立“花园中心”?为什么“店老板”都是大学生?这事还得从这些大学生的创业经历谈起。“求学期间,因为兴趣爱好和多年的专业学习,再加上学校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很快就有了创业的想法,但苦于创业前期资金紧缺,创业进展并不顺利。”毕业于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园林专业的赵磊磊说。
赵磊磊的情况也是大多数大学生创业所面临的困境。早在赵磊磊之前,台州科技职业学院的不少学生就有园艺方面的创业想法,但由于缺乏合适的平台以及专业的指导,创业很难成功。
面对这样的问题,台州科技职业学院的学生申请成立了黄岩一冉花果专业合作社,这也是国内第一家大学生专业合作社。通过集合各方资金和资源,合作社可以帮助有想法的学生把创业项目从想法变成现实,这就是合作社的“园艺+创业孵化器”项目。
由于合作社的成员大多是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的学生,创业项目以园艺类为主。“合作社成立后,我成为了合作社在校大学生组的一名成员,通过合作社的资金扶持,在学校的创业园开了一家园艺店专卖植物,两个月赚了上万元,这也是我们赚到的第一桶金。”赵磊磊告诉笔者。
据了解,合作社作为学生创业的大本营,除了统一调配资金、统一管理创业团队外,还为创业者提供资源和设备,比如学校的智能温室大棚等基地成功解决了创业场地的问题。“像我们这些园艺创业项目,需要有基地对农林花果进行培育,如果要自己创业,仅租个大棚就要花费至少10万元,还不包括大棚里花费的水电费用。”赵磊磊说,在“花园中心”,场地全部由学校提供,水电费全免,并且有专业老师指导,可为创业者节省不少成本。
有一套独特的运营模式
众所周知,创业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风险,有些大学生除了资金的限制外,创业过程中的风险也成为通往成功道路上的“绊脚石”。一冉花果合作社也考虑到了这一点,由此衍生了其独特的运营模式。“学生想要创业,如果缺乏经验和团队,可以参与到合作社现有的项目中积累经验寻找合作伙伴,再组建自己的团队创业。如果缺少资金,可以提交创业策划书,只要策划书通过了股东大会和专家的审核,合作社就会拨款投资该项目。”赵磊磊说。
那么在众多创业项目中,如何选择合适的项目并对它加以扶持?
赵磊磊说,目前合作社的投资资金主要来源于学生,投资的学生作为合作社的股东有权决定投资的项目。缺少资金的创业项目经股东大会审核通过后,合作社就会拨款,等到创业项目盈利后,再将部分盈利资金并入合作社的资本中,寻找新的投资项目,以此形成资金流动。
虽然合作社会帮助创业人承担大部分的风险,但用于投资的资金全部来自于学生,将风险降到最低显得尤为重要。
据了解,合作社为创业者承担风险的程度取决于创业者自身是否带资创业。如果创业者自己投资项目,只是占用合作社的场地和设备,合作社会帮忙把控风险。如果是由合作社投资的创业项目大都隶属于合作社,创业者只需负责项目的开创与运营,如若项目出现问题,合作社会承担全部风险。“一旦项目出现亏空,我们就会在亏空进一步加大前,控制项目的规模,然后用其他渠道把该项目的产品消化掉。帮创业者分担风险,这也是合作社作为孵化器的主要作用之一。”赵磊磊说。
创业孵化项目将更多样
很多高校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大学生从事无技术含量的“摆地摊式”创业,教师在实验室从事着高科技的研发,研发成果转化应用率却极低。诚然,大学生创业不仅仅是卖菜、摆地摊,因此,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将是高校创业的发展方向。
鉴于此,一冉花果专业合作社与学校的专业老师、校外的园艺专家、种植大户都有对接,他们为社员们提供理论与实践方面的专业指导,推出了“导师+项目+团队+基地+农户”的创业平台,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培养。
据了解,合作社致力于大学生创业企业的孵化、帮扶与指导,现有30多个创业团队入驻,每个团队平均月盈利额三四千元,有些项目月利润能达上万元。
目前,合作社成功孵化出若干毕业生创业典范。比如2009级商品花卉毕业生张武创办的“小武多肉”,现已在杭州、温州、台州等地建立了生产基地及实体销售体验店,年产多肉50多万盆,销售额达500万元。
赵磊磊说,经营、培训、孵化是他们合作社的发展理念,创业者主要是在校大学生,之后他们的“园艺+创业孵化器”项目的服务范围将进一步扩大,不仅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平台,还将继续寻找一些可以深度开发的创业项目,不局限于大学生,而是要吸纳更多的专业人才,开设更加专业的创新创业培训业务,组建、扩大研发、生产及销售队伍,使更多的人实现创业梦想。
除此之外,一冉花果专业合作社将依托校友及校企资源,重点吸纳科研型新品种选育人才,异地产品生产及销售团队,并加强与国外的交流、合作,便于新产品的引进,新基地、市场的开发。“我们计划未来3年,成功孵化、帮扶校内外企业20家以上。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创办花卉企业连锁运营新模式,并结合线上线下(O2O)营销新模式,帮助创业者开拓销售渠道。”赵磊磊表示,除了在线上进行国内外的零售与批发业务外,他们还将在线下增设上门服务业务,对周边地区的家庭、公司、晚会及会议进行植物租赁等。 沈海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