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浙江种植业

机器种菜,让菜农更轻松

  □本报记者 李曜清
  一人驾驶着一台“巨无霸”农机, 另外两人坐在后部装苗,机器一开动,一株株西兰花菜苗就按照调好的株距种下。9月19日,记者在位于临海市杜桥镇的临海田园专业合作社西兰花基地,见到了机器种菜的神奇一幕。
  带着半自动四行移栽机前来展示的日本久保田农业机械(苏州)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许申琦告诉记者,“菜农可以进行西兰花起垄、铺膜、移栽、浇水一体化操作,一天最多可以移栽近四十亩西兰花苗。”正在一旁的当地菜农老项正和老伴也在进行西兰花种苗手工移栽,他笑着告诉记者:“人工和机器操作完全不能比,人工移栽一般需要两个人同时操作,差不多一天只能作业三亩。”
  浙江理工大学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的赵雄副教授介绍说,他带来的是他所在的科研团队自主研发的蔬菜移栽机。“这台移栽机是名副其实的‘浙江制造’,虽然面世较国外同类型农机设备晚,但我们在移栽机的取苗机构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
  这边移栽机、起垄机紧张作业,不远处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的农业植保无人机在半空中进行飞防打药。“蔬菜属于低矮作物,茎叶比较脆嫩。因此对打药无人机有独特的要求。”该公司现场负责人任佳琦说,“我们的无人机可以很好地满足蔬菜打药需求,而且操作很容易上手。菜农可以通过后台管理系统实现飞行实时管理。”
  在台州市翼龙绿色农产品有限公司占地10亩的连栋大棚里面,密密麻麻整齐摆放着西兰花育苗穴盘。“我们长期向合作社社员提供商品化穴盘育苗服务,农民把西兰花种籽交给我们,我们进行播种催芽,成苗后农民自己种植,一年可以培育西兰花穴盘苗1500多万株,其他瓜类穴盘苗200万株。”翼龙公司的技术负责人徐友兴告诉记者,“针对台州台风频发的情况,我们在西兰花田里搭建了移动钢架,既保护了西兰花免受台风影响,还能进行喷灌作业。”据了解,翼龙公司年产西兰花7000吨,建成了保鲜加工车间和保鲜加工流水线、热风脱水车间、包装车间和保鲜冷库,开发出脱水西兰花蕾、西兰花蛋白粉、脱水松花菜等一系列蔬菜产品。
  省农科院顾宏辉研究员十分看好以西兰花为代表的蔬菜产业“机器换人”前景,他认为,未来蔬菜产业“机器换人”在种子生产、集约化育苗、耕植技术、肥水一体化、收获机械化、贮运机械化等方面大有可为。来自我国农机流通行业首家上市企业——吉峰集团的周锟表示,随着人工成本不断上升和蔬菜在居民饮食结构的占比不断提高,预计我国未来五年农业机械化发展将聚焦蔬菜、油料和豆类。蔬菜生产将进入工业化的生产模式、专业化的育苗中心会越来越多。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