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创业

她从家庭小作坊起步,如今有了自己的外贸公司——

农家女回乡创业带乡亲增收

  日前,笔者来到衢州市衢江区杜泽镇下方村的一个服装加工厂,只见10多个员工正在烫衣服、叠衣裤,忙碌而有序。“这里原先是养猪的,我与丈夫把猪舍拆了后,一步一个脚印建起了这个服装加工厂。”衢江区靖文服装厂厂长何敏卿说,去年产值4000万元,今年生意也不错,稳步增长。“以前家里条件不好,我15岁就外出打工,学缝纫,现在干的也算是老本行。能有今天,还真是打工成就了我的事业。”回忆起过往,何敏卿感慨地说。
  今年37岁的何敏卿是本地人。从1994年开始,她曾先后到杭州、广州、绍兴等地的服装厂或外贸公司打工,凭借勤奋吃苦的精神,钻研技术,学习管理经验,渐渐有了小成就。打工中,她与老乡方元峰相识相恋,进而结婚。婚后,夫妻俩又在绍兴共同打拼了3年,到2007年,终于在绍兴市办起了自己的来料加工厂。夫妻俩白手起家,凭着敏锐的市场眼光和一股不服输的干劲,把加工厂经营得红红火火。
  2009年,一次回老家,何敏卿发现村子里不少村民闲着没事干。看着村里赋闲的劳动力,联想到自己厂里年龄相仿的工人,她萌发了回乡创业的念头。“我回家建厂人工不用愁,村里人在家门口就能挣上工资。”何敏卿说,这是互惠互利的好事。想到了就干,2009年,她把老家的一幢猪舍拆了,搭建了简易厂房,接服装加工单子,开始回乡创业。第一年,她招了十几个村民,一年加工了5万件服装。“转折点在2011年,我添了不少设备。”当年,看准了兴旺的外贸生意,她果断投入20万元添置了裁床、钉扣、锁眼、大烫等设备,扩大生产,年产值提升到300万元,发放加工劳务费30万元。
  到了2016年,她已拥有两个服装来料加工厂,厂房1000余平方米,产值达到4000万元。“早在2012年,我就把服装加工点向外扩散了。”如今,她外发的服装加工点遍布常山、龙游、衢江等地,甚至在江西也有加工点,服装出口到韩国、澳大利亚,以及非洲、欧美等一些国家与地区。“今年,我在沈家成立了衢州市敏卿进出口有限公司,将有一家全新的服装厂在衢江开工,目前正在招工,需要100多工人。”谈起回乡创业,何敏卿信心十足。
  奋斗这么多年,最苦的是什么时候?“应该是2013年,那一年她怀着第二个儿子,挺着大肚子还在跑销售。”一名合作多年的伙伴在一旁搭腔道。“那有什么办法?这么多人跟着我干呀!”何敏卿笑着说,厂里的事太让人操心了,以前她体重有65公斤,办厂以后就从来没上过50公斤,“算是免费减肥啦。”
  强烈的责任心和敢拼敢闯的劲头,让公司生意蒸蒸日上,也让一批村民追随至今。“在这里干活每个月有2000多元收入,老板对我们也挺好。”60岁的方秀珍是下方村人,她一边在操作台前把一件件加工完成的衣服叠放好一边说。另一边的熨烫台前,26岁的小伙陈志鹏性格腼腆,手上的熨斗却操弄得精准熟练,动作干脆利落。小陈说,他一天能烫七八百件衣服,每个月收入5000元。像这样的员工在何敏卿的工厂里还有150多人,人均年收入能够达到四五万元。公司的墙上张贴着公示,显示着每个员工缴纳的养老保险。“如果加上外发厂的员工,一年要辐射带动1000多人就业。”何敏卿说,将来料加工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确能带动更多的农民增收。
胡宗仁 柳婧 江玥 钱哲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