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品牌

品牌与追溯联动 优质与优价“共舞”

看苍南如何擦亮“苍农一品”品牌

  •   □本报记者 蔡希师
    “苍南的优质农产品要怎样进入市场?”“苍南农产品优势在哪里?”“如何让苍南优质农产品获得更高的市场认可度?”苍南是浙江农业大县,名优农产品众多,拥有“中国四季柚之乡”“中国紫菜之乡”“中国梭子蟹之乡”等农业金名片。但是如何让农产品“走出去”,卖得好,一直是苍南农业人致力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苍南县立足农业资源禀赋,积极实施品牌兴农战略。2016年8月,苍南县与温州市签订“食用农产品标牌标识示范县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启动“农产品标牌标识三年行动计划”,借此契机,将农业品牌建设与农产品标牌标识示范县建设进行融合,开始打造“苍农一品”品牌。
      购买农产品,消费者最关心的就是产品的质量安全如何,是否能够吃得放心。想了解农产品的详细生产情况,扫一扫二维码你就全知道。据苍南农业局工作人员介绍,如今,所有标有“苍农一品”的农产品均贴上了二维码、合格证等标牌标识“身份证”,只要拿起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看到这些优质农产品上市时间、生产单位、联系方式和责任人等可追溯的内容。”
      据了解,苍南县根据农产品的特色及布局,研究制定了“三类三款”食用农产品合格证标识,分别为适用于无公害认证以上精品规模主体的“苍农一品”品牌+追溯标识、适用于一般规模主体的合格证+追溯标识以及专用于散小户的单一追溯标识三类合格证标识,基本满足全县粮油、蔬菜、水果、茶叶、畜、禽蛋等主要食用农产品使用。为保证“合格证”的可追溯性,该县增改了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苍南县平台模块,使之吻合苍南县专用标牌标识打印出具的特定要求。截至目前,全县已推广应用“合格证”标识100多万张,农产品规模生产主体合格证标识应用329家,实施率达91.56%,并在马站、霞关、沿浦、岱岭等四个首批试点乡镇建立了11个散小户追溯标识打印服务站点,免费为散小户打印追溯标识。
      要想农产品优质优价,打响品牌是关键。为补齐农产品品牌建设短板,苍南县将合格证试点工作与品牌营销工作进行了融合,形成品牌担保品质、优价激励优质的正向激励机制。温州鲸头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在获得“苍农一品”合格证标识后,他家出产的番茄进入上海、杭州等一线城市大超市,每公斤批发价比同类番茄高0.4元,在苍南番茄市场引起了强烈反响。
      为让更多的苍南农产品能够像温州鲸头蔬菜专业合作社的番茄般卖出好价钱,该县引导全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成立联合社,设立温州市首家无公害农产品直销中心暨标牌标识(“苍农一品”合格证)农产品营销专区,组织当地“三品认证”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入驻专柜,为优质农产品从“菜园子”到“菜篮子”搭建了新型流通平台。同时,邀请浙江大学教授为该县发展生鲜农产品O2O电子商务作设计,搭建苍南县绿农汇O2O电商垂直供应平台,授权使用“苍农一品”合格证,采用“电商平台+产业基地+物流配送+直营网点”营销模式。据悉,平台开通1个月内,浏览人数达8736人次,完成交易1062笔、交易额达8万元。2017年浙江农博会上的“苍农一品”农产品展位。本报记者 程益新 摄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