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论坛

乡村振兴要牢固树立“四种意识”

  作者白杨林来稿说,对于各级干部来说,必须牢固树立“四种意识”,才能助力乡村振兴,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良好思想基础。
  一要牢固树立主体意识。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举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国梦而进行的一场攻坚战,涉及面广,参与者众。农民群众是这场攻坚战的主体力量。乡村振兴必须着眼于建立有效的乡村治理体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增强农民的主体意识,激发强大的内生动力。
  二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乡村振兴需要乡村人来实施,其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强弱、态度的积极与否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一方面,对作为乡村振兴主体的农民来说,增强责任感尤为重要。农民是农村建设的真正实践者和受益者,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并最终决定乡村振兴的成败。因此,必须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技文化水平和生产技能。另一方面,乡村干部也要履职尽责,真正投入到乡村振兴的实践中。“乡村干部是地基中的钢筋,位子不高但责任很大。”身处服务基层一线的广大乡村干部,应以解决好、发展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为己任,增强责任意识,撸起袖子加油干,做乡村振兴发展的排头兵。
  三要牢固树立担当意识。
“顺境逆境看胸襟,大事难事看担当。”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是推动工作的重要保证。各级干部只有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树立舍我其谁的使命担当意识,提振敢于担当的精气神,练就善于担当的真功夫,切实谋在深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确定精准方略,找准具体抓手,才能进一步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建设好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幸福美丽新农村。
  四要牢固树立紧迫意识。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在迈向现代化进程中保证农业、农村、农民不落后于时代的关键一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各级干部必须以时不我待的使命感和紧迫感,以更坚定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书写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农”新篇章。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