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葛勇进
本报讯 说起覆盆子,不少人脑海中会浮现出鲁迅笔下生长在百草园一角的小野果:“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
眼下,正是覆盆子采摘的丰收季节,然而宁海县大佳何镇葛家村的农户们一点也高兴不起来。“要是再找不到销路,这些覆盆子都要变成垃圾了。”近日,葛家村村民来电向本报求助。
葛昌贤已年过六旬,是葛家村村民,今年一共种了3亩多覆盆子。“前几年,种覆盆子确实给我增加了不少收入!”他告诉记者,去年,晒干后的覆盆子,能卖290元一公斤,每亩收入可达2万多元。”
与葛昌贤有类似经历的农户在葛家村有50多户。采访中,村民们异口同声地说:“刚开始,村里只零星种了几亩覆盆。尝到甜头后,栽种的面积越来越大,种植技术也积累了不少,今年迎来了大丰收。然而,大家发现,往年给村民带来丰厚收益的‘宝贝’,今年却令人问津。”
农户们介绍,往年每到4、5月覆盆子收获时,有客商来上门收购。可今年,快到小满时节了,都没见到一个客商的身影。
葛家村地处象山港旁,四面环山,空气好、阳光足、土壤肥沃,很适宜覆盆子生长。这几年,由于行情看涨,野生覆盆子货源不足,加上覆盆子栽种简单、回报周期短,全村有三分之二的人开始种植覆盆子,种植规模现在已发展到100多亩。今年全村可收覆盆子20多吨。
据了解,覆盆子是一种蔷薇科植物的果实,在未成熟时采摘、晒干,可作为一味中药,具有补肾助阳、固精缩尿、养肝明目之功效。今年,覆盆子被我省列为新“浙八味”中药材培育品种之一。覆盆子成熟后也是一种美味可口的水果,在国际市场上被誉为“黄金水果”,可制成果酱、果汁、食品添加剂等。近年来,覆盆子作为中药材,价格不断攀升,新鲜青果过去只有40多元一公斤,前年能卖80多元一公斤;而覆盆子干果前年只卖190元一公斤,去年每公斤卖到了300元左右。
就是这样的“宝贝”,眼下在葛家村却“待字闺中”。为帮助这些种植户解忧,记者将联系人与联系方式公布如下:联系人葛昌贤,联系电话15990235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