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观点

环境保护来不得半点假

  作者王言虎在《新京报》撰文说,最近,生态环境部通报了一个谎报治污成果的案例。被列入广东黑臭水整治的清远澜水河、海仔大排坑、龙沥大排坑和黄坑河,其上报资料显示,4条河水质监测均达到要求,公众评议结果为96%,其中甚至还用到“清澈见底、鱼类成群”这样的词汇。但中央第五环保督察组近日随机抽查了海仔大排坑的治理情况,却发现,该河仍在整治中。尽管近期连续下雨,站在海仔大排坑旁,仍有阵阵臭味袭来。黑色的底泥高过水面清晰可见,岸边留下黑色的污垢痕迹。总之,跟所谓的“清澈见底、鱼类成群”可谓是霄壤之别。
  在环境保护中,水质监测、公共评议都需遵循严格的规则程序,随意篡改、伪造或者指使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等行为,都是涉嫌违反新《环保法》的行为。而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相关党组织负责人,同样也涉嫌“不传达贯彻、不检查督促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决策部署等违反工作纪律的行为”。
  清远地方政府相关责任人,在当地黑臭水“整治”上,没有真正截污清淤,而是通过数据造假、调水稀释临时达标等行为应付检查,这是“欺上瞒下式治污”,是环境治理不作为,也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
  对于类似问题,中央环保督察组已多次向地方反馈此类意见:有地方编造会议纪要和工作台账;有地方采取杂物堵塞排污口,还有的设立挡水墙等等。这些行为,与一些地方政府漠视环境治理有莫大关系。环境保护来不得半点假,其后果直接关系长远的公共利益。想要打赢治污这场攻坚战,显然需依法调查,依法追责,绝不姑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